第491章 刘镜禅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在百官的跪拜之中,建业大帝摆摆手,淡淡道:“众爱卿平身。”
  百官随即都起身。
  “今日将行殿试,诸位爱卿,有无紧急政务启奏?”
  建业大帝发问。
  百官默然无言。
  建业大帝一抬手,道:“既然无急事启奏,那就开始殿试吧。”
  “来人,按既定顺序,让新科贡士进来吧。”
  顿时,旁边的司礼太监高声开口:“着省试第二名,益州刘镜禅入朝殿试!”
  声音传出。
  顿时,朝上的百官,都是心中一震。
  第一个进来殿试的,居然是第二名?
  这有问题啊……一般来说,殿试的顺序就是省试的排名。
  第一个上殿殿试的,必然是会元。
  同时,作为第一个殿试的人,如果发挥得不错,也最能被人记住,从而被授予较好的官位。
  但是,如今李凡身为状元,圣上居然没有让他第一个进来……难道说,圣上的内心之中,对李凡依旧是不悦,所以,不想让李凡得到好机会么?
  很有可能!一时间,百官都是纷纷猜测着。
  “我看咱们没有猜错,李凡这厮,纵然才力惊天,但是得罪了圣上,前途一片昏暗!”
  “呵呵,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怎么样?
  最多是换得个衣食无忧,想要在朝堂之上有一席之地,真是做梦了。”
  “如此也好,李凡的文章写得好,但是做官却是个不识抬举的,让他当个太平安乐公,每天写写文章,也是他最好的归宿了。”
  不少官员都是窃窃私语。
  那些本还有些担忧,李凡会凭着科举这股东风,扶摇直上得到皇帝青睐的官员,此刻也都是放了心。
  就连文败山,脸上都是闪过一抹疑惑之色。
  建业大帝这是什么用意?
  但是,他也没有多想。
  紧接着,省试的榜眼,益州举子刘镜禅就已经走上朝堂。
  他仪表不俗,举止得体,儒雅翩翩,先行大礼,道:“草民刘镜禅,拜见圣上!”
  “不必多礼,抽取试题吧。”
  建业大帝淡淡摆摆手。
  旁边一个司礼太监,端着一堆的信封走了过来。
  ——殿试虽然是皇帝担任主考官,但是试题乃是着各部草拟,涉及天下民生,考生需要当场作答,以展策论。
  可以说,考生究竟是否真的有真才实学,在殿试之上最能看得出来。
  因为,面对着天子百官,面对着各部行政之中的各种问题,能够快速思索,并且抓住要点给予对策的,绝对不会是平凡之辈。
  刘镜禅当即从信封中随意取了一个,打开信封,看了一遍,而后恭敬地递还给那太监。
  那司礼太监随即接过,宣读道:“刘镜禅所抽试题:何以辨民之善恶。”
  这,就是刘镜禅拿到的试题!百官都是微微一凛。
  这个题目,出得刁钻啊。
  如何辨别百姓的善恶?
  是良民,还是刁民?
  这是否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这是什么题目,感觉十分古怪啊……”“这个题目,只怕是天子亲自拟的?”
  “非常难答!”
  百官都是眉头轻皱。
  别说只是一个刚刚参加科举的贡士,就算是他们这些已经为官多年的,对这个问题,也觉得无从下手。
  因为,这个世界上的百姓,的确太多了。
  当细化到个人的时候,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
  有孤苦怜弱的贫民,也有富甲一方的豪绅……三教九流。
  孤苦怜弱的贫民中,有的人安贫乐道,也有人贫生恶心;富甲一方的豪绅中,有人为富不仁,但也有人乐善好施……三教九流,更是形形色色。
  人从来都是复杂的。
  当然,在朝中百官看来,那些百姓的善与恶,又有什么意义呢?
  被统治的善与恶,统治者并不会去在乎。
  刘镜禅也沉思了许久,才行礼作答。
  他开口,道:“民,为江山之基,为社稷之本。”
  “然民浩浩荡荡,犹如江河之水,数之不尽,生之不绝,而为官行政,必然须厘清善恶,以彰赏罚。”
  “庸俗之辈,或以忤逆上官为恶、甘之如饴为善;以好争斗为恶、以默然无声为善。
  但草民以为,百姓的善与恶,为官者当以法为准绳,乱法者为恶,无论贵贱;顺法者为善,无论优劣。”
  在如何辨别百姓的善与恶上,刘镜禅的立意在于法治之上。
  以法为绳,超脱官员本身的主观判断,不以官员的喜好去断案施政。
  “为官者,施政之事,当绝情弃心,为法之化身!”
  “草民,策论已毕。”
  最后,他重音震殿,落下了他策论的最后一语。
  大殿之上,众人都是不禁纷纷色变。
  “此子不凡!”
  “果然立意高远,听了此子作答,我才忽然想起,年前圣上着刑部呈递现有大羲律法,圣上亲自阅看,恐怕此子,会得圣心啊……”“虽然是榜眼,但如此才学见识,也真是翘楚之士!”
  百官都是纷纷开口,看向刘镜禅的目光之中,已经变得凝重起来。
  他们都不是傻子,自然能够感受到刘镜禅策论的精妙以及深刻。
  就连李温此刻,都是不禁特意看了刘镜禅一眼,眼中流露出了一丝赞赏。
  龙椅上,建业大帝的嘴角微微一翘,看着刘镜禅,似乎颇为满意,点点头道:“甚好,甚好。”
  连连称赞了两句,他接着道:“以你之见,当今大羲法治如何?”
  闻言,百官更是震惊了。
  这是非常看好刘镜禅啊。
  否则,怎会这么发问?
  居然去咨询一个贡士对当朝法治的看法?
  一时间,百官都是心中雪亮,这刘镜禅,绝对要上天了。
  “此子将来不凡!”
  “有必要好好结交一番!”
  “科举新贵,得到圣上的欣赏,了不得了。”
  百官都是心中暗道。
  甚至,有的官员已经在盘算着,要不要为自己女儿谋一门好亲事了。
  毕竟,这刘镜禅看上去一表人才,而且才学极佳,又前途光明。
  刘镜禅面对建业大帝的发问,却是沉默了一瞬,道:“草民初入羲京之时,听闻了御史、扬州巡按李凡大人在知耻殿上的述职。”
  闻言,诸多官员都是心中咯噔一声。
  这小子扯什么幺蛾子。
  好好答题不行,非要把李凡给扯进来?
  “我明白了,这小子有心计啊,想要趁此机会,表明与李凡的不同,1反对李凡!”
  “嘿嘿,必然是如此,他省试是榜眼,李凡却是会元,他心中自然想要超越李凡。”
  “此子识相。”
  不少官员心中想着,对刘镜禅越发地肯定了。
  建业大帝的眼中,闪过了一抹别样的光芒,看着刘镜禅。
  刘镜禅接着道:“臣认为,对大羲之吏治,李大人当日的言论,虽然激烈,但确实是一番拳拳之心,他对吏治的洞见,也极有可取之处。”
  “以李大人之洞见为基础,可以很好地完善大羲的法治。”
  “如此,大羲国必然焕然一新!”他眼神中充满了诚挚地看着皇帝。
  闻言,百官却都是愣了。
  尼玛……这小子,怎么是向着李凡啊?
  李温的嘴角,忽然露出了一抹微笑。
  他的老眼中,就像是想起了一些往事。
  人群中,文败山也是有些讶异。
  这刘镜禅难道和李凡有什么交情么?
  他的话语,更像是在为李凡开解圣上的愤怒,而且,还压上了自己的前途命运啊。
  以李凡之洞见为基础,完善大羲法治?
  虽然话语说的婉转,但是分明是表达了……他和李凡的政见是一致的。
  不过,刘镜禅远远没有李凡那么直接,他的态度更加谦逊、婉转。
  一时间,大殿之上,气氛忽然都是安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