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舌尖体
摄像师们录制的素材有整整八个小时之多,后期的剪辑必须要把这八个小时的素材剪辑成45分钟左右的成品,也就是说,大部分冗长、枯燥的内容都会被去掉,剩下的都是精华。
而这些精华的内容并不能直接呈现在观众们的面前,还要在配上音乐和旁白,拍摄只是制作纪录片的一个最基本的工作,更大的工作量还在拍摄之后。
在陈哲和孟雪华的敦促和协作下,《舌尖上的生活》第一集终于渐渐的剪辑完成了,几天之后,编导们兴高采烈的把第一集《自然的馈赠》提交给了陈哲审核,几位编导对这一集的制作非常有信心,这一集中凝结了他们的心血和精华。
陈哲与孟雪华坐在办公室里,播放了第一集的样片。
随着悦耳且舒缓的音乐的播放,《舌尖上的生活》第一集缓缓播放而出。
故事一开始是从西南方的深山老林开始的,向导尼玛大叔在天还没亮的时候就起床了,点上家里昏黄摇晃的油灯,再穿上衣服、背上行囊、拿着工具往远处的原始森林走去。
镜头很舒缓、节奏很轻松,原始森林的自然风貌被完美的呈现在了镜头之中。
就在此时,旁白响了起来。
“尼玛大叔是生活在西南边陲的一位普通少数民族劳动者,他祖祖辈辈都居住在这里,作为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尼玛大叔比任何人都了解这片土地……
每天早上天不亮尼玛大叔就醒来了,他要去深山老林中采摘今天的食物。
松茸和冬笋都是他的目标,这些珍贵的食材也是这村子里世世代代最珍贵的食物……”
之后镜头一转,在长途跋涉之后,尼玛大叔来到了森林深处,找到了第一株松茸。
旁边再次响起:
“历经千辛万苦,尼玛大叔终于找到了松茸,松茸学名叫松口蘑,也叫台菌,属于松栎等树木的菌根真菌,具有浓郁的香味。
尼玛大叔一看到这熟悉的老朋友,眼睛里就闪烁出了幸福的光芒,因为他知道这种松茸有多么的美味、有多么的诱人……”
看到这里,副总导演孟雪华满意的点点头,她觉得节目制作的很不错,音乐很精良,旁白的声音和文案都算优秀。
这样一档纪录片拍摄出去,虽然不敢说一定能够爆红,但是至少品质上是非常优秀的。
但坐在另一边的陈哲此时却眉宇紧皱、表情凝重。
他对这一集内容中的旁白很不满意。
关键并不是对旁白的声音不满意,而是对这个文案不满意。
旁边朗读出来的文案让他觉得索然无味,缺乏那么一种独特的味道。
在他重生之前的那个世界,著名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能够风靡大江南北,成为一个现象级的巨无霸综艺,靠的不光是创意和拍摄手法的新颖,文案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舌尖》的文案通过旁白的朗读出来,就带有着足够的韵味,能够激发观众们的观看欲-望,甚至激发观众们的食欲。
这种特别的文体甚至被称之为“舌尖体”,让很多人都争相模仿,可以说《舌尖》系列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与文案有着分不开的关系。
可现在陈哲监制的这一期《舌尖上的生活》,文案实在是太平庸了。
想到这里,陈哲直言不讳的皱眉摇头道:“不行,这一期的制作不行。”
一听这话,几位参与制作的编导都是表情受挫,同时也有一种不解。
孟雪华更是诧异道:“怎么?陈导觉得这一期的质量不行吗?可是我觉得质量还可以啊……镜头不错、节奏很好、背景音乐也都相当出色……到底是哪里不行呢?”
陈哲先是点头认可的说:“没错,这一期的镜头、节奏和背景音乐的确都不错,这一点值得肯定,也值得表扬,但是旁边的文案实在是太乏味了,让人看得索然无味。”
陈哲这话说完,编导里有一位年轻小姑娘就有点生气。
因为这一集的文案就是她主笔写的,而且还是熬夜两天加班加点写出来的。
原本她在学校的时候就一直有才女之称,而且大学研读的又是中文系,所以她对自己的文笔很有自信,容不得别人说半点不好。
现在听到陈哲说她的文案让人看得索然无味,小姑娘就有点不服。
再加上陈哲的年纪其实并不比这位编导大,甚至还比编导小了一两岁,这姑娘一时傲气上来,忍不住反驳道:
“陈导,这文案是我写的,请问哪里索然无味了?”
陈哲见到小姑娘站出来反驳,也不生气,心平气和的说道:“这些话有些平铺直叙的感觉,尤其是在描写松茸的时候,完全就是在科普,根本没有写出松茸的那种美味出来,这当然就是索然无味了。”
说到这里,陈哲再次重播了一下刚才的那一段。
旁白铿锵有力的声音响起,朗诵的正是这位女编导写的文章:
“历经千辛万苦,尼玛大叔终于找到了松茸,松茸学名叫松口蘑,也叫台菌,属于松栎等树木的菌根真菌,具有浓郁的香味。
尼玛大叔一看到这熟悉的老朋友,眼睛里就闪烁出了幸福的光芒,因为他知道这种松茸有多么的美味、有多么的诱人……”
在播放完这段旁边之后,陈哲说道:“你看,你只是科普了松茸的别名,以及它的种类,然后就说尼玛大叔知道这类松茸有多么美味、有多么诱人。
可是这种蘑菇到底怎么诱人呢?你的文案中完全没有表达出来。”
女编导听完之后还是不服气,狡辩道:“可是……可是……可是我明明已经通过尼玛大叔的表情描写来突出这种松茸的诱人和美味了呀……”
陈哲挑剔的说:“这还不够。”
争论到这里,女编导也急了,一跺脚道:“那您说要怎么改?我写文案都是这么写的,一直都是这么写的!”
陈哲笑了笑,仍然没有生气。
他知道像《舌尖》那种旁白并不是随便一个编导就能写出来的,那种出名的“舌尖体”蕴含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食材的敬畏。
陈哲没有再和女编导争辩,而是缓缓的开了口。
“不如这么写——从踏入原始森林的那一刻开始,松茸和冬笋,这两样深山老林里珍贵的食材,就成了尼玛大叔生活中不可割舍的一部分。
智慧的西南人都知道,即使是相隔一道山梁的两地,孕育出的食物,味道也是截然不同的,松茸和冬笋便是如此,它们各有各的韵味。
松茸,无疑是树根与水分的爱情结晶,营养与美味的默契配合,让这独特的菌类在阴暗的角落中生根发芽,又在空气中散发着独特的香味。
竹笋则是偶然的产物,是春雨与大自然之间甜蜜的相融,它以这种最突然的方式降临人间,把最新鲜的滋味悄然带给每一个细心发现它的有缘人……”
由于上一世看过好几遍《舌尖》,再加上网上很多人都调侃着仿写过这种鼎鼎大名的“舌尖体”,所以陈哲对“舌尖体”已经烂熟于胸,一开口就知道是老“舌尖”了。
这番话说出来根本不需要打草稿,直接信手拈来。
而听完陈哲的“创作”,孟雪华与几位编导都是傻了!
因为这一次的旁白实在是太精彩了!
比起之前的那个旁白,这一次的旁白文笔优美、比喻新颖、而且最重要的是,字里行间有着一股淡淡的味道。
那就是装逼的味道!
陈哲的这段文案简直逼味十足!
简而言之,就是有内味了!
孟雪华傻了,编导们愣了,之前还狡辩的那位女编导更是心服口服了!
孟雪华最开始忍不住鼓起了掌:
“陈导,这段文案写得实在是太有才华了!”
之前反驳的编导也点头说道:“没错,这段文案写得真好,的确比我的那一段写得好多了。”
另一位编导也说道:“这段文案写出来,我想观众们一定都会觉得很有食欲的。原本镜头中的松茸和竹笋看起来更美味了。”
陈哲轻轻一笑,说道:“没错,既然食材都是优秀的,那么我们的文案也一定不能落了下乘才是。《舌尖》是一档美食纪录片,这种纪录片的意义就是记录下食物的美味和精彩。
如果我们的旁白不能描绘出食物的精彩,那不是浪费了吗?”
孟雪华点头道:“陈导说的没错,看来只有您的文案才能配得上我们拍摄的素材……”
女编导也诚恳的说道:“的确,陈导,您写的文案简直比我写的文案强太多了,看来我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相比而言,我写的文案真的让人索然无味。”
陈哲笑了笑,鼓励的说道:“也别太气馁,我其实也是突然有了灵感,才能写出这个风格的文案来。
接下来你好好努力,我想也可以写出同样精彩的文案的。
至于这一期的文案,暂时就由我来亲自操刀创作吧。”
大家纷纷点头,没有任何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