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秦国伐韩国,攻占野王。韩恒惠王为了止息兵祸,只能无奈地割上党献给秦国求和。上党郡上下,不愿降秦。于是,在冯亭等人的策划下,将上党郡献给了赵国。赵孝成王以平原君胜,率兵五万,前去接纳上党。
第二个阶段则是秦昭襄王见胜利果实被赵孝成王摘取,勃然大怒。以王龁为将,率兵二十万,用武力接纳上党,驱逐赵国在上党的守军。秦昭襄王打算以武力,给赵国一次沉重的教训。赵孝成王见秦国来攻,不打有失赵国国威。于是,以廉颇为将,率兵二十万前去支援。赵将廉颇和秦将王龁在上党地区,你攻我守,最终让长平之战进入了相持阶段。
第三个阶段则是秦国和赵国之间全面的比拼,无论是军事、外交、谋略、经济、政治等多个方面综合、全面的较量。可惜的是二十多岁的赵孝成王,遇上了六十多岁的秦昭襄王。年轻的赵括遇上了征伐三十多年的武安君白起。
这场较量,最终以赵国的惨败,秦国惨胜而告终。
长平之战,第一阶段,冯亭献赵,赵孝成王纳上党;第二阶段,秦昭襄王以王龁攻上党,赵孝成王以廉颇驰援上党。这两个阶段,总算写完了。
当然呢?无论是第一个阶段,还是第二个阶段,都写了很多人物。比如说第一个阶段,韩国的五世相韩、韩恒惠王的无奈、冯亭献赵、赵孝成王之梦、平原君接纳上党、春申君黄歇、楚顷襄王托孤、楚考烈王等风云人物。
第二个阶段,主要写的是秦昭襄王和赵孝成王一老一少对待上党的态度,秦将王龁和赵老将廉颇在上党之地,军事交锋。此时的王龁,刚崭露头角,是秦国的左庶长。及至后来,成为辅佐三代秦王的名将。这时的廉颇,则在二十多年,便孤军伐齐,取得名冠诸侯之勇的称号。廉颇、蔺相如等人也是赵惠文王逐鹿中原的得力干将。王龁和廉颇相比,自然是廉颇的名声要响亮得多。
长平之战,无论是廉颇,还是王龁,都打出了名将之风。有的人说廉颇有负名将之声,是因为连小小的王龁都打不赢。至于这个答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我就不多加谈论。我要简单说的是廉颇在劣势的情况下,能想到用一城,又一城,并且还以丹河防守,还修筑百里石长城,阻挡了秦国的步伐。廉颇没有因为一战而溃,这就足以说明他不负名将之声。
一路走来,颇感艰辛。感谢诸位大大的包涵、理解和支持,才能一步又一步走到现在。由于本人文笔有限,还在为生活奔跑。所以,文章中会出现了错别字及字句不通畅。
感谢志同道合的诸君陪伴,也祝愿大大取得好成绩。我会尽量将长平之战第三个阶段,提上日程。
那么,第三个阶段,‘纸上谈兵’的赵括和征战疆场三十年,毫无败绩的武安君白起。这二人之间,又会演绎出怎样惊心动魄的历史。
敬请期待,长平之战的第三个阶段,赵括和白起。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