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唐虎

  大宋朝对于军队的最高目标是:兵不知将,将不知兵。
  最好是谁也不认识谁,这样就彻底杜绝了兵变的可能,再也不会有第二个陈桥驿。
  韩世忠自然也不会例外,他去利国监上任时候,就是孤家寡人一个,只带着梁红玉,一个小兵也没有。
  秦牧特意邀请他一路同行,坐着折家的大船,什么都方便,顺着水路就来到了利国监。
  到了利国监之后,秦牧还替韩世忠一家安排了住处,这样军营算是有了着落。
  大宋的军队,最小的组织单位是队,一般以50人为一队,2队为都,5都为营,营的头目称为“指挥”。一个营“指挥”下面有五百人。
  韩世忠就是这样一个指挥使,统辖着五百人。
  这五百人也来到了利国监,秦牧把他们安置在营房中,方便韩世忠管理。
  这个军营除了韩世忠和他的军队之外,陆续还住进来一些百姓。这让韩世忠有点奇怪——军营哪能有外人呢?
  可是他在利国监人生地不熟,一切都是秦牧安排的,这样他尽管有疑问,却也不好反对。
  梁红玉是个精明的女人,军营里面有外人,自然影响自家官人,所以她亲自出马,很快就打探清楚这些人的底细。
  他们全是利国监本地的百姓,要告本地豪绅张逸。
  韩世忠两人明白这个情况之后,顿时心里就悬了起来。他们都意识到一件事,自己是被秦牧当枪使了。
  事实也的确是如他们想的一样,秦牧就是借了一次他们的势。
  这些人都是利国监的百姓,都是苦主,都被张家欺压的快活不下去了。只是在秦牧没来之前,不管燕青怎么劝说,这些人惧怕张家的淫威,没有一个敢出头的。
  他们都很清楚,张家在地面上消息灵通,只要自己一点头,没准当天晚上就得被张家杀掉。
  小命要紧,所以没一个人肯出面指证张家。
  不过秦牧回来利国监之后,情况立刻起了变化。
  利国监有驻军了。虽然朝廷的人马名声不好,但是毕竟朝廷代表的是王法,军队代表的是朝廷,如果百姓连朝廷都不信,那也早就造反了。
  而且韩将军是从西边过来的将军,和本地素无瓜葛,这让百姓也多少放点心。
  秦牧许下两点承诺。第一,保证苦主全家的生命安全,只要他们答应指证张家,马上可以进入军营,受到朝廷全方位的保护。同时还给一大笔压惊的钱。第二,告发张家之后,不管事情结果如何,他们都会再得到一笔巨额的钱财,可以去外地谋生。
  一手刀,一手钱,这让利国监的大部分苦主都动了心。又安全,又有钱,关键是还能报仇雪恨,值得干!
  于是在秦牧的胡萝卜加大棒之下,大部分苦主都拖家带口住进了军营。
  只有唐虎没有家人,他就孤身一个,世上再无亲人。
  每一位苦主,秦牧都亲自接见问话,绝大部分人的案件比较简单——以张家的身份根本也不需要什么复杂的手段,抢就是了。不服就打,打死了就都服气了。
  这些人和张家基本上都是涉及田地的争端。他们每年都要借钱来种地——不借钱连种子都买不起,怎么种地。这也正是王安石变法中最根本的一条。
  青苗法,就是以官府取代地方豪绅,把这块的利润收归朝廷,同时也减轻对百姓的压榨。但是现在随着旧党的上台,王安石新法尽数被废,这样百姓又陷入了地方豪绅的剥削之中。
  无数百姓因高利贷而破产,所以秦牧要找苦主真是太容易了。因为田地,张家闹出不少人命。秦牧找来的这些人,基本全是有家人被张家打死过。
  只有唐虎家人是自己死的,他和张家没有人命官司,但是他却有一个很另类的官司,让秦牧万万没有想到。
  利国监是有学堂的,学堂里面的学子大部分都是张家人,也有少量的外姓人。
  比如唐虎。他是个孤儿,十几岁就父母双亡,然后自己种田为生。
  此人天资聪颖,素有大志,所以就主动地进入了学堂学习。
  利国监的学堂有一个特别的福利,就是前三名能获得张家的奖励,这奖励很丰厚。唐虎每次考试都能得第一,所以他总能拿到这份奖励。
  有了这笔钱,他不但能教学费,还能维持生计。
  这让他对张家充满了感激。即使张家逼得乡里乡亲家破人亡,他也觉得是百姓有错在先——你们借钱了当然要还,还不起自然要给人家地。
  唐虎就这样一路感激张家,直到参加完解试,成为举人之后,他才对张家的态度来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从此以后,张家就成为了唐虎不共戴天的仇敌,不死不休。
  宋朝的科举分为三部分,解试,省试,殿试。第一步解试是地方考试,考试通过了的学生,就是举人。
  举人进京参加省试,通过了就是贡士,就有了做官的资格。殿试就是天子面试,被天子看中的,就是进士。
  唐虎又聪明又肯学,每次学堂的考试能拿第一,所以他轻松地通过了解试,成为了举人。并且他是本地排名第一考生,所以有个荣誉称号:解元。
  解试第一叫解元,省试第一叫会员,殿试第一叫状元,这就是连中三元的来历。
  唐解元兴高采烈地回到利国监,准备明年进京参加省试,然后不出意外地踏上当官发财的光辉大道,可是没想到,他的这个解元名头却被人给冒名顶替了。
  张逸抢了唐解元的文凭,让自己的二儿子张经,改名唐虎,冒名顶替去参加省试。
  至于真正的唐虎,张逸丢给他一百贯钱,让他随便改个什么名,反正不许叫唐虎了,更不许进京赶考。
  唐虎哪受得了这个,十年寒窗为什么?还不是为了金榜题名,高官得做,张家用一百贯钱买了自己的伟大前程,换了谁都不会干。
  于是唐虎就想去京城告状,结果他没走出利国监呢就被张家人抓住了,一顿暴打让他伤了好几个月。
  然后他又去利国监告状,这次更简单。时任知监连问都不问,草草记录了一笔,就把他轰出来了。
  这让唐虎几乎要疯了。他恨不得食其肉,啃其骨,把张家斩尽杀绝。可是他一介书生哪有这个本事。
  直到今天,直到住进了军营,唐虎才意识到自己的机会来了。
  看来秦知监真的是要对付张家了,否则不会又弄来军队,又安排大家住军营。
  而且之前张家在衙门里面死了几百口子,听说都是秦知监略施小计,一把火烧死的。这样的人,值得唐虎相信。
  秦牧安静地听完唐虎的诉说,真是有点意外。
  果然太阳底下没新鲜事。后世有的,大宋一样有。这种科举的冒名顶替,即便在二十一世纪还发生过。
  可见人都差不多。
  秦牧一边打量着唐虎,一边思考着给张家按个什么罪名。欺君罔上,胆大妄为是跑不了的,只是这件事,杀到谁为止呢?
  “唐虎,”秦牧问道:“那张经可曾得中?”
  “回知监,张经蠢笨不堪,在学堂整日只会玩耍嬉戏,他怎么能考的中。”
  “那他回来了?”
  “没有,张家有的是钱,给张经运动了一个国子监的学生位子。听说,他现在还在国子监读书。”
  这个正主不在家呀,这有点不好办。
  秦牧虽然相信唐虎的话,可是毕竟这只是他一面之词,证据并不充分。
  “唐虎,你既然高中解元,想来是有才学的。我考考你,嗯,你现在作一首诗吧。”
  “知监可有题目?”
  “就以你的志向为题吧。”说着话,秦牧让人送上文房四宝。
  唐虎听到秦知监设下这个题目,稍一沉吟,提笔写就。
  “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闲来写就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
  咦,这首诗,写的还挺巧妙。
  不炼金丹不坐禅,就是不僧不道。
  不为商贾不耕田,就是不商不农。
  闲来写就青山卖,这是说要画画卖钱,这就是士大夫啊。
  不使人间造孽钱,这更是充满了虚伪精神。爱钱,却说别人的钱都是造孽钱,只有自己的钱才是干净的。
  真是一副妥妥的不要脸精神。
  看来此人真是大宋官场预备队。几句话又道出了自己当官的志向,又显得本人品格高洁,不同凡人。
  如果现在不是大宋而是大明,秦牧都怀疑眼前这位唐虎是不是漏说了一个字。
  你别是唐伯虎吧。
  这首《言志》正是大明堂伯虎唐解元所作,你也是唐解元,他也是唐解元,京城还有一个假的唐解元。
  真是乱七八糟莫名其妙。
  不过秦牧才不管这个唐虎是不是几百年后的唐寅。反正你告张家,正对了我的胃口。那就加把劲,别怂。
  “唐虎,诗不错,本知监相信你是解元了。那你这次要告谁?张逸还是张经?”
  “张家父子!”唐虎一个也饶不了他们。
  秦牧点点头,这太好了,一下把他们一家子都告了,省的自己费事。
  “好,你准备准备,明天上大堂对峙时候,不要心慌乱了阵脚。万事有我做主!”
  秦牧一番话,让唐虎心里一团火就烧了起来。
  这多年的屈辱,明日就能得报!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知监,您说明天我就能和张家斧子对簿公堂吗?”
  “对。还有问题吗?”
  唐虎的确有问题。他是想和张家人对峙,可是张家人没在衙门里面呀。人家在自己府邸待得好好的,你让我怎么跟他们对峙?
  “知监,就我所知,张家父子可是传不来的。”唐虎心说那么多知监都是上门给人家请安问好,你凭什么一传他们,他们就来呢?何况你还烧死他们家那么多人。
  “放肆!”没等秦牧说话,燕青怒了。
  什么玩意,敢怀疑秦少爷的本事。
  “唐虎,你安心等着,明日里本知监定然让你见到张家父子。”
  秦牧没解释。
  眼前的一切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