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郭林宗
他感觉能认识何晋,大概是这趟来雒阳行,最大的收获吧。父亲早逝,麋竺早早接掌家业。这回是首次将家业拓展到雒阳,没想到就遇上了何晋。他有预感,东海麋家一定会在他手中发扬壮大。
而何晋对于麋竺的称赞,则是不咸不淡的回应道“小计尔,二十年前,郭林宗不也如此吗?”
“呵呵,如此非议先贤,可是不敬阿。郭先生想来也不是有意的。”听到何晋把郭林宗比拟自己,麋竺笑呵呵的辩解了句。
何晋推动了草鞋的风潮,让许多人以穿草鞋为荣,哪怕再讨厌,出门也要穿草鞋。不过这种事情曾经也发生过,甚至时间还不算太久。
何晋在电视上看到,古人都是带冠的,这个冠对古人很重要,成人礼被叫做冠礼,《礼记.曲礼上》记载,“男子二十,冠而字。”。男子到了二十岁,要加冠并取字的。
可是他到了汉朝以后,才发现汉人很少戴冠的。本来还以为电视乱演,却没想到,以前曾经是带冠的,可是就被郭林宗扭转了。
他一人不戴冠,让整个汉朝的人都不戴冠,至少不是一些重大的场合,大家都习惯用块布,或用皮,包一下头发就算了。
这郭林宗是何许人也?这么了不起,戴冠戴了几百年,从春秋时期就开始戴冠,这风俗居然被他一人改变了。要知道,这可不是单纯的改变戴什么,这可是涉及到礼,古人可是很重礼的。这郭林宗竟然可以扭转整个汉朝的观念。
如果你觉得这没什么。不过是礼嘛。虚假的东西罢了,实力最重要。不过就是戴什么东西,改了就改了。那你大概也会觉得,被掰歪也没什么。
郭泰,字林宗。虽然死了二十年,可如今还有许多人崇敬他。要比喻的话,这人相当于许劭,时人并称两人为许、郭。
许劭想来很多人认识吧,给曹操一个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评价得人。最有名的就是和他兄长,许靖一起提出的月旦评,每个月都会举办月旦评的人物品评会,影响力之强,甚至是受其评论就能成名的地步。
许劭评论天下士人。世人无不以受其评论为荣,不被他评论过,无法立足名士圈。而郭泰也是一样。不过真正说起来,郭泰比许劭要强。因为许劭只评论人,郭泰比较会提携后进。他最有名的就是上门送教。
郭泰出身贫寒,却天赋极佳,努力向学。二十始读书,可是进度极快,被许多当世大儒称赞。在他成名后,没有当什么大官,反而奔走天下,提携了许多寒门后进。不光是评论人,还从民间提拔许多出身贫寒者,巧妙的启发他们。
被他提携的有六十多人,“或在幼童,或在里肆,后皆成英彦”,时人赞为当世魁首,天下有那么多名门子弟,独赞其为“衣冠诸儒”。
当初何晋听闻这人,差点就送上膝盖。太了不起了。若是生在孔子年代,说不定会被称为郭子。
何晋觉得拿许劭和郭泰比,简直是污辱过郭泰了,他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许劭充其量就是个名嘴。
这样的一个人,因为一个无意的举动,改变了当时风气。有一天,他行经野外,突然下了大雨。竹制的冠很快就湿了,郭泰干脆用块布包头,就这样走进城里。
结果被人看到了,瞬间引发风潮,无论何种达官显贵,富商名流,都争相模仿。虽然他本人是无意的,可是也变相的证明了名人效应的力量。
如果他今天还活着,何晋根本不需要找那么多人推广草鞋了,只要郭泰一句,草鞋好,明天全汉朝的丝履都没人穿了。
说了会闲话,两人才步入正题,糜竺指着这栋四层楼高,占地颇广的楼层。何晋满意的点点头,“够了,足够施展了。子仲就等着数钱吧。”
环视了一下周遭,这里不仅高,还很大,足够何晋发挥了,目前正在紧锣密鼓的按照何晋的意思赶工中。
为了抓紧时间赚钱,糜竺砸了重金,用了很多工匠。前前后后完工,预估得花两千万钱,这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但麋竺全包了。两人约定五五分帐。何晋出主意,麋竺管理和出钱,两人各占一半股份。
这里才是何晋发挥的地方,卖草鞋只是小事身手。草鞋是替他赚了些钱,不过他可不准备靠这个赚钱。这样能赚多少?
其实没多少。那怕他在雒阳把草鞋卖到一双二十五文钱,比市价高出两文。还用了流水线,一双也没能赚多少。
像草鞋这类的生意,论单品其实赚得不多。主要靠一个量大和长时间。讲究的是细水长流,短期内没办法赚很快,主要就是赚个辛苦钱。
虽然跟几位义兄说,要做生意,这样才有钱买官。可是单靠卖草鞋,卖到三分天下那年,或许就赚够了。
主要是其他作用,比方说,省的以后人家老拿刘备的过往说事,说他织屣贩履之徒。其次呢,就是来钓大鱼的。他准备用推销草鞋当敲门砖,看会不会有那只大鱼上钩。
这就相当于他的简历了。他用推销草鞋这手段,看能不能找到一各有眼光的合作者。如果能找到灵帝就最好了。灵帝那么喜欢做生意,要是被他注意到,那刘备直接就会发的飞起来。
如今虽然没钓上灵帝,不过钓上麋竺,也算不错了。至于第三点,暂时让他卖个关子好了。毕竟事情成不成,他也还不知道呢。
“竺相信伯平的本事,不过竺另有一件要事,要与伯平商议,不知伯平婚配否?”
婚配??何晋疑惑,麋竺问我这个做什么。摇头道“不曾。”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