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上学
英姐是孤独的,雷叔忙于各种事务,各种应酬,一周也见不了她一面。这个空荡荡的别墅里,只有她一个孤独的灵魂。可以说生活的一切应有尽有,她只差一个值得说话的人,只是人的气息。这种普通人都可以享受的事情,对于她则是一种奢侈,她把自己的精神寄托在保险公司这些可爱的同事们身上,小莲则是这些人中能成为自己妹妹的人,她纯真、善良、贴心。英姐买什么往往都要多捎一份给她,每次她都是于心不忍的用感激的眼神看着英姐。
可能在别人的眼中,英姐就是一个二奶,小三儿。但在小莲眼中她就是自己的亲姐姐,自己的大恩人,保护自己的天使,智慧女神的象征。
英姐深知女人如果只有姿色,往往会被人们授予花瓶的称号,必须要有文化,要有素质。她正是欠缺这些。要让自己的莲妹妹补上自己缺失的东西。先后给小莲报了舞蹈形体班,书法班,还希望让她在大学里深造。
小莲做梦都没想到自己这辈子还能上学。来到这个久违的校园环境,她又看到了慈祥和蔼的老师,她拼劲一切努力跟着老师们学习。
很多人对国内的教育存在质疑,小学、中学乃至高中对于世界上发达国家来讲都是储备学生们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最佳时期。特别是小学阶段,很多国家都是不怎么教知识的,他们会让孩子从小熟悉储蓄、烹饪、家务、农场、舞蹈、绘画、音乐、工厂等这些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事物。
孩子们开学的第一课往往是到银行开一个存折,存上一块钱。孩子们会在农场中学习如何给奶牛喂草,如何挤奶。如何在厨房烘焙小饼干等。国外孩子的校园生活是非常丰富多彩而贴近现实的。往往到了大学、读研、读博阶段才会特别努力的去学习。也就是最该学习知识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他们会将自己保存完好的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淋漓尽致的展现发挥出来,并与前人的知识与学问完美结合。创造出意想不到的惊喜,为国家的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反观国内,小学生往往是最累的。各种辅导班,参考书,这个达标,那个一卷,家长们玩命让孩子学习,生怕输在起跑线上,放假也不让孩子休息,把分数看得比一切都重要。小升初、中考、高考,全民挤着这个狭窄的独木桥生怕掉到水中,各种辅导班所付出的花费占家庭总收入的绝大部分。这些课外辅导机构俨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产业链条。
然而学出来的往往都是前人几百年前的知识。这些书呆子们只有别人的观点没有自己的见解,只有认同没有创造。逐渐形成了国内创新型人才的严重匮乏。影响国家的发展与创新建设。不得不说人作为万物之本,教育作为作为人才发展的源头,应该持续改革下去。
小莲走入大学校园,给她深刻印象的是经过高考洗礼的莘莘学子们终于可以放松了,他们中很多人的大学生活就是睡到自然醒、彻夜网游、整日饮酒、租房恋爱、有的甚至还吸毒。在国外的孩子们最该学习的时候,她的这些同学们却做了这些事情来充实自己。家长们深怕自己的孩子受委屈,省吃俭用的把钞票给孩子们寄过去,同学们就好像家里是开银行的,没想过这些血汗钱是如何拼命挣来的。她悲哀的摇摇头。自己或许已经成为她们眼中的另类。或许哲学家们说得正确,真理往往在少数人手里,而这些少数人往往是最先被众人的唾沫淹死的。
她早早的来到图书馆抢先占座,大量的使她的镜片越来越厚。一学就是一整天。英姐有时过来看她,给她捎来化妆品,她让英姐又带回去了。英姐心里明白她的追求不在这些。每次临走还会给她一些钱,叮嘱她不要太亏待自己。冷热一定注意。拿着这些钱,她心里暖暖的,英姐与自己萍水相逢,素不相识。这样全力帮自己,感激之情真是溢于言表。
小勇的死对英姐影响很大,她越来越认识到很多比钱更重要的东西,在这个世界上她没有什么精神寄托,如果说有的话,小莲算一个。
小莲会时不时回三组看望大伙儿,也学着英姐的样子给大伙儿买很多好吃的。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在这个复杂的社会成长着。感恩对于这个可怜的小姑娘承载了太多的意义,她深知自己能有今天正是来自这些好心人给予自己的恩惠。唯有自己不断的努力才能创造出未来的幸福,才能把这颗感恩之心带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毕竟她就是最大的受益者,这个光明的种子会一直传下去,她要帮助更多的人。英姐给她的钱,除了交学费和生活费之外,她一直攒着,不是在给自己攒嫁妆,而是默默地资助了那些山沟沟里根本上不起学的孩子们。到目前为止,已经资助了3个孩子,她心里为这些孩子们祈福,希望她们都能梦想成真考到自己理想的大学,用自己学到的本领回报祖国和社会对她们的养育之恩,帮助社会上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伴随着希望工程的脚步,她身临其境与自己资助的孩子们见了面,看着她们呆呆而祈求的目光,小莲眼含热泪。将自己为孩子们准备的文具和书籍发给她们,拿到文具后,她们开心的笑了,翻过来复过去的摆弄着这些功能齐全的,印有精美图案的宝贝。嘴里不停地对小莲说:“谢谢,姐姐!我们想上学,谢谢你,供我们上学。我们长大后一定会像你一样帮助更多的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