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四章:败魏
韩军大败消息传到韩少保耳中时,知晓其缘由后,气得韩少保大骂韩军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行军打仗,行伍之人皆知杀降不降,韩军却为一己私欲不顾天道伦理纲常,以致魏军触底反弹,使其亲手葬送了这打下的大好局面。韩少保问候了声韩军统帅的祖宗十八代,召集
众将,准备攻打魏国以其策应韩军,减少韩军被灭压力。韩少保此举,引得众将反对,对韩军这等拖油瓶坏事之同盟,不要也罢。
韩少保劝说众人道:“韩军虽弱,但亦不失为一支武装力量,作为同盟伙伴,当初约定一起出兵。如今韩军危困,若不出兵相救,其一害了韩王之心,以后必不肯倾心合作;其二也意在告诉大周其他诸王,本城主既然连这弱小的韩军都能鼎力相助,对待他人更是不在话
下。此番不惜冒险出兵救韩,其意更在收复他国之心为之所用,使其投诚弃械更无担心忧虑。此计,极大的利于我等平定他国所遇阻挠障碍。”
韩少保一番言语说来,众将明白,皆听命于韩少保之令。随即,韩少保下令,命王乔烈统兵两万,千里绕道而行,直扑魏国北部,韩少保率领余下大军正面攻打魏国城池,两相分兵出击魏国,本就已与韩军大战而死伤惨重的魏军岂是武卫军和乞活军的对手。韩少保攻魏
诈败撤退,魏军见此出城追击,带起魏军主力倾城而出之后,阿奴台率领三千乞活军骑兵闻风而动,突然袭击魏军大军,迅速与其纠缠厮杀一起,形成了敌中有我,我中有敌的局面。韩少保见时机成熟,率领撤退武卫军迅速回兵,与乞活军前后夹击,一举而拿下魏国城
池,大败魏军,以致于魏国朝野震动,魏国军民谈韩色变,不小军民纷纷收拾行李包裹向西南方向逃去,以避战乱。
与此同时,听闻韩少保的武卫军前来救援,正匆忙逃蹿的韩王见风使舵,即刻号令韩军回身攻击魏军,并大造魏军大败的声势,使其魏军无心恋战,被韩军再次逆势翻盘,将其打败,重新夺回了战场的主导权。魏国大败的消息使其其他大周诸国诸王震惊失色,无不感叹
韩少保的雷霆手段,诸王之中各自打起了小心思,有人愿主动结盟,有人愿誓死抵抗,也有人在徘徊不定
楚王与慕容然公主说道:“当真没想到当年贺兰城外那个破烂乞丐少年韩少保如今竟会有这等造化,真是人不可貌相啊!公主,楚国有与之一战的决心和实力,但我大楚却输不起。贏则罢了,倘若战败,楚国亡矣。那韩少保自封十绝城主,有墨城军、韩武卒、武卫军和
乞活军四支大军,更有法家的韩成子、兵家的姜子和墨家的古冶子三位学说代表门人的支持,又有秦国为其背后进行鼎力相助支持,余下的统兵将军、谋臣之士更是不计其数。楚国若要与之一战,胜利的机会甚是渺茫啊。”
楚王一番自言自语,似是话里有话,楚国公主慕容然说道:“父王的意思是难道主动俯首称臣不成?”
楚王叹息了声,说道:“若是不然,你自认为自己有几成胜算?若由你来领兵,可是他韩少保的对手?”
楚国公主慕容语自知不是韩少保的对手,沉默不语,楚王见状再次叹息了声,叫来了身边太监,说道:“取来笔墨纸砚。”
太监领命,楚王书信一封,交给慕容然说道:“孩儿,为示诚意,你亲自替父王去一趟龙城。这是父王亲笔书信给秦王殿下的,愿向秦国称臣,为附庸臣属之国,望秦王殿下放我楚国上下数万万军民一条活路。”
楚国公主慕容然望着楚王那憔悴苍老模样,再想起楚国现在这般境地,心中悲痛,泪水汩汩而下,不多时便就泪流满面,郑重的接过了楚王手中书信,擦拭脸上泪水,收入怀中,即刻动身离开王殿,率领十余人亲兵马不停蹄星夜兼程前往秦国龙城,面见秦王殿下。
话分两头,韩少保大败魏国,尽得魏国土地,魏王逃脱,下落不明。韩少保发出海捕文书,四处通缉魏王,又与姜子先生取得联系,带上韩王大军,相约三家一起攻楚。韩王以一王身份亲自前来拜见韩少保,感谢其救命之恩,替其引荐,与郑王结识。郑王说道:“韩城
主之名,大周现在无人不知。素知韩城主仁义,面对同谋伙伴落难之时,绝不落井下石,令本王身甚是佩服。与韩城主这等少年英雄结为同谋,乃是郑国三生有幸,更是本王命中的贵人啊。本王愿与韩城主结为同谋,共同出兵攻楚,以报这数百年来楚国对我郑国的欺辱
占地之恨!”
韩少保瞧着郑王,故意说道:“郑王与楚国也有这等旧仇?本城主可知,你与楚王乃是亲兄弟啊,郑王也能下得去手?”
“哼!什么兄弟之情!简直狗屁不是!”郑王冷哼了声,负手而立说道:“昔日楚王仗着兵强马壮,杀我子民,占我国土之时又何时想到了我等的兄弟之情!既然楚王不仁,本王又何必有义!”
韩少保哈哈大笑说道:“说得好!郑王若是抱着此等决心,本城主放心了,剿灭楚国自是不在话下。待事成之后,本城主亲自替郑王向秦王殿下请功,你部所得楚之土地,皆归郑王所有!”
郑王急忙向韩少保作揖行礼,说道:“韩城主之恩,本王没齿难忘!”
韩少保赶忙搀扶起郑王,说道:“郑王此举,这是折煞我韩少保了。我年岁小你不少,又不过是贱籍身份,你身份高贵,贸然向我行礼,于我而言,岂不是大大的不敬了嘛。”
郑王说道:“韩城主少年英雄,当得本王这份大礼。”
韩少保笑说道:“好,既然如此。那咱们就四路大军一同攻楚,剿灭楚国,瓜分楚国,覆灭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