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高山流水

  这天下午,山中又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接近傍晚才停。雨水浇注着人们的活动热情,也使人更加慵懒,陈宫嗣、陆竹喧天一黑就各自休息了。
  林溪枫身上的过敏已经好清,全身再无瘢痕,心情畅快,没有睡意,于是独自坐在房舍前的小凳上,看着空山新雨后的景色神游天外。
  群山被淡淡的雾霭笼罩着,郁郁葱葱的树木长草上缀满了晶莹剔透的水滴,穿行林中的山溪传来欢快的歌声,远处几缕黛青色炊烟在空中袅袅升起,一群大雁排成整齐的阵型优雅地在暮色中飞过,一轮圆月趟过山峦的羁绊,骄傲地挂在山顶的树梢上微笑,将皎洁的清辉洒落在山坡上,一切都是那么静谧迷人。
  林溪枫将自己完全融入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一种天人合一的感应从大脑直接沁入心田,他立刻领悟到在城市中永远感受不到的生命体验,这种体验或许只在梦中有过?对,是梦中,记得是在大学时期回王家庄干农活的一个中午时间,午休的梦中,梦到自己神游于一带仙山之中,醒来兴奋之余,当时做了一曲词牌《满庭芳》,此时,《满庭芳》中的句子立刻如流水般涌现在脑畔。
  他情不自禁地低吟起来:
  “大梦西东,逍遥南北,山光水色重重。
  樵歌唱晚,仙乐绕云松。
  独钓清流赏雪,更有那、丹鹤留踪。
  金乌起,红霞似海,波动显天宫。
  天宫谁得住?高峰樵子,小岛渔翁。
  漫空旗,纶竿斧柄迎风。
  高阁琼楼绮丽,说不尽、换盏推盅。
  凭栏啸,人间天上,好个一般同!”
  吟罢,尚不足以表达此时浓烈的情感,他返身进入房舍,从挎包中找到自己的竹笛,重新走到屋外,在月光下沿着山坡边走边将《满庭芳》词曲吹奏起来。
  笛声在空旷的山野中听起来非常清越,婉转柔和时,或如行云流水、旭日春风、花间鸟语,或似鱼翔浅底,恋自由之生态,或似风雨润泽,沛乎天地之玄德。悠扬激越时,或如金戈铁马、穿帛裂石、百川奔涌,或如大鹏扶摇,展万里之志向,或如雷霆鼓荡,卷舒风云之变化。
  笛声在雨后的山间绵绵悠悠,伴随着月光的柔柔融融,声色交织,直让人如饮醇酒甘露,如临神邸仙址。入睡的人在笛声中会做个好梦,心神安宁;未眠的人则起身到户外,静听默观,借助笛音和月色,让身体和大山化为一体,体味修道的玄机。
  一曲刚罢,林溪枫忽听远处西南角山坳方向传来一声鸡啼,正自惊讶于初夜时段何来的鸡鸣声,突然又听到两声虫儿的鸣叫,他才听出原来是柔和的箫声。接着飘过来的是三声蛙鸣、四声犬吠。
  林溪枫仔细聆听,感觉这箫声音色纯正,吹箫人中气充沛,对动物声音的模仿惟妙惟肖,简直可以以假乱真。这箫声不断地变换着不同动物的声音,鸣叫的数量也迭次上升,让林溪枫钦佩的心思也随着上升:五声鹊叫、六声鹤唳、七声狮吼、八声虎啸、九声龙吟。
  箫声片刻间连续学了九种动物的叫声,一时间终南山的夜晚成了鸟兽聚会的欢乐场,一座没有人烟的化外天地。这是天地始分、鸿蒙初开的状态吗?如果再听到两声人语,那该是怎样的令人激动?
  龙吟止歇瞬间,林溪枫正期盼间,忽而箫声随着微风送来几声婴儿的啼哭声,又飘来数声老人苍迈的笑声,从婴儿到老人,虽在慨叹时光之匆匆,人生之短暂,却充满了人间的烟火味儿。
  正惊喜沉思之间,俄而,箫声抑扬顿挫地吹奏起不知名的曲子来,时而极细极低,时而极促极高;时而舒缓婉转,时而激昂铿锵;时而若虚似幻,时而似涛若潮;时而微雨润物绿柳拂水,时而风声凛冽啸声满天;时而霓裳羽衣云气逌畅,时而华车飞驰端节飞旃;时而月出丹渊天籁寂寂,时而日升海隅众生喧喧。
  箫声在清凉的夜晚如同醇酒老窖的味儿,沁人心脾,动人心弦,让人品之又品,回味无穷。
  林溪枫漫步到房舍附近的山溪边,静静地听着,完全陷入得遇知音的沉迷状态。
  他听出,这箫声在传达一种玄奥的哲思,一种大道至上的人生境界,如此纯粹,如此洒脱,如此博大,如此深沉,如此高洁,如此悠远,仿佛能看到吹箫人气定神闲拂袖振衣、笑对明月捻须微笑的得道仙姿,虽阅遍世事、历尽沧桑,但丹心不改、童心永驻。
  林溪枫对着箫声传来的方向喉啭引声,纵声长啸,表达着激赏和仰慕之意,谦卑得像西晋名士阮籍在苏门山拜访隐者苏门先生那样作啸。
  嘹亮的啸声在山谷间回荡,近旁的一只苍鹰在睡梦中被惊醒,恓惶中从栖息的粗大桦树上扑棱棱震翅飞起,天空中划过一道灰色的暗影,打了一个旋儿,重又落回在树梢上,在来回晃动的枝桠上仍不失王者之风,昂然地伸颈四望,一片羽毛随风缓缓飘落。
  少顷,对面山坳拐弯处有清远的啸声作答,越过山峦林木绵绵而来。啸声广博放逸、清亮优雅、浑厚温和而又暖意融融,连被惊动的苍鹰也安静下来,斜转利喙,侧目凝神,似在仔细聆听。
  两人心有灵犀,啸声应和,舒放胸臆,互致向往之情,彼此虽然没有见面,却都有登临啸台之感,得遇知音之喜。
  林溪枫极目享受着身边“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美景,脑畔萦绕着绵长甘美的箫音和啸声,山间清风拂来,浑身阵阵凉爽,立刻感到羽化登仙的神奇妙境。
  他想,得聆如此箫音和啸声,即不虚此次终南山之行。同时,他也期盼着尽快看到吹箫人的真容。通过笛箫互奏,啸声互答,吹箫人卓尔不群的风姿伟仪,已经在其头脑中清晰起来。
  第二日吃过早饭,林溪枫携着陆竹喧即向西南山坳方向访去,一路上说起昨日的箫声啸声,又和陆竹喧说些阮籍和苏门山啸台的故事,也激起了陆竹喧寻仙访道的浓烈兴趣。虽然已经在山中多日,但因为林溪枫身体不适,二人并没有纵情山水,所以山中很多去处还没有登临欣赏。
  两人下到山谷中,沿着山谷中的河水顺流而下,但见繁花灼烁,长草蒙茸、蒹葭飞白。
  走了有两里多路,水声渐响,峰回路转,山势陡低,左前方突然一片开阔。河水依着一块大岩石飞腾而下,形成落差达数丈高的大瀑布,飞珠溅玉,泄入一片碧波荡漾的潭水。潭面开阔,大小犹如西安的曲江,潭水岸边布满了青青翠竹,在错落有致的群山环绕下,山环水,水含山,山水相映,在这里达到了完美的结合。
  看到这样的美景,两人都高兴地大嚷大叫起来。
  林溪枫拉着陆竹喧的手小心翼翼地沿着山石下到潭水岸边,两人高兴地掬起潭水各自尝了一口,又用水洗了洗脸,顿感心旷神怡,美不胜收。
  林溪枫纵目湖面,发现在潭水西南角岸边竟然停有一只竹筏,不觉大喜。两人踏着长满青苔的山石,穿过成片的幽篁修竹,来到竹筏边,见竹筏被一条红漆粗麻绳系在岸边的一根树桩上。
  两人在潭水岸边向上仰望,只能透过竹林看到西南角山峦的腰身,放眼望去都是茂密青翠的树林,无法看到上面是否住有人家。
  两人决定,先解下这竹筏在水中玩玩再说,如果有人对这竹筏主张权利,该给租金就给租金。既然是深山之中,估计竹筏主人也不会唯利是图,倒是有可能通过竹筏,结交新朋友,进一步领略交友论道的乐趣。
  竹筏用二十根大竹扎成,筏身前后被四根竹子牢牢捆住,系以铁丝,牢固结实,足以容纳五六人。筏面上有两根竹竿摆放在那里,随时准备听从撑筏者的召唤。
  林溪枫解下系在树桩上的绳索,先跳到竹筏上,然后再伸手拉着陆竹喧上了竹筏。两人根据平衡原理,在竹筏前后分别坐定,一人一竿,向潭心划去。
  竹篙在碧玉般的潭水中划着,甩起一串串珍珠。
  正划水间,林溪枫忽然听到陆竹喧“咦”的叫了一声,忙问缘由,陆竹喧停下划水,手中拿着撑筏的竹竿凝视,对林溪枫道:“竹竿上刻的有字!”
  她接着念了起来:“欢迎使用,用后请归原处。”
  林溪枫将手中撑筏的竹竿端详了一下,没有发现字迹,倒转竹竿,果然见竹竿另一头用遒劲潇洒的行书刻了同样的一行字,颇有颜体神韵。
  他重新将竹竿划入水中,沉思道:“如果竹竿上刻成“‘欢迎使用,祝君愉快’,效果会怎样?”
  陆竹喧道:“不好!因为这样刻,使用人不知道使用的结果是怎样的,在城市中商家也会用类似的方法招徕顾客,但最后顾客是要交费的。但是刻成‘用后请归原处’就好多了,因为竹筏的主人在向你明示,放归原处是唯一的要求,所以不要有使用上的负担,更不会收费。这说明主人不但好客,乐于助人,而且心思细腻,能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问题。”
  林溪枫听陆竹喧分析得细致入微,连夸其说得有道理。小小竹排的主人这样为他人着想,两人不禁感叹终南山风情人物果然与众不同。
  竹筏向潭心缓缓驶去,身后留下一串薄纱般的涟漪。六七只紫绿相间的野鸭三三两两地在水中自由地游弋,凫水捕鱼,更增添了潭水的清幽。
  林溪枫边撑着筏子边笑道:“此情此景,让我想起在曲江上放歌的情形,竹喧,你再唱一曲《曲江浣纱》吧!”
  陆竹喧忙摆手道:“这里山青水秀,世外桃源之地,不是争芳斗艳的场所,绝代佳人之类是绝对不能在这里唱的。”
  林溪枫道:“那唱什么呢?”
  陆竹喧笑道:“你才胜曹子建,能够六步作诗,自然是现编现唱。”
  林溪枫扮了个鬼脸,模仿陆竹喧的口吻道:“都是你和你的室友们捉弄,才逼出了个所谓的‘六步才子’。这里山清水秀,世外桃源之地,不是恃才傲物的场所,现编现唱之类是绝对不能在这里演的。”他逼真的模仿语气将陆竹喧逗笑得花枝乱颤。
  两人在潭水中划动竹筏,从西划到东,又从南玩到北,玩了两个来回。林溪枫玩得兴起,索性仰躺在竹筏上,在一片蝉叫蛙鸣中闭上眼睛假寐,进一步感悟这山中不同寻常的世外桃源生活,只觉身心俱醉,在竹筏中躺着的感觉真的比在最豪华的别墅中休息强上千万倍。躺了一会儿,他从竹筏上爬起来,接过陆竹喧手中的竹篙,让陆竹喧也仰躺在竹筏上,品味品味在幽谷深潭中休息的与众不同。果然,陆竹喧躺在竹筏上,在偶尔射过来的阳光照射下,娇态倍生,连称大妙,真希望时间停滞下来,就这样享受难得的美好的时刻。
  俩人正玩得高兴,忽听西南角山峦的密林中传来苍苍的吟诵声,声音不高,却清晰入耳:
  “幽人山里度春秋,
  一座茅庵藐相侯。
  四海风云眉底聚,
  群峰精气腹中收。……”
  林溪枫惊喜不已,从声音中已经听出来,吟诵之人是位老者,老者吟诵的声音和诗句均充满了禅意玄机。听吟诵的声音,和昨晚的啸声极为相近,诗句中洒脱飘逸的意境也和昨晚的箫声相符。
  他断定这老者就是昨晚吹箫长啸之人,对着陆竹喧使了个眼色,生怕说话惊扰了老者吟诵,打了个向岸边停靠的手势,两人舒展竹篙,将竹筏向潭水西南岸边划了回去,只听得吟诵之声继续缓缓而来:
  “清泉绕户通天带,
  晓月临窗化羽舟。
  昨日西村行雨罢,
  弄箫南涧有良俦。”
  林溪枫边划桨边听,几乎入了迷,诗作采用比拟手法和夸张的语言,描述一个隐者结庐而居的生活,纳山川精华,羽化通天,活脱脱老神仙风范,却又不忘世事,观四海风云,西村行雨,彰显济世情怀,最后一句“弄箫南涧有良俦”,进一步印证了林溪枫的判断,吟诵之人就是昨晚的吹箫老者,虽未谋面,这老者已将自己视为良俦,不由内心一阵温暖。
  二人希望老者一直吟诵下去,一直到得见老者的尊容。但是七言律诗很快吟诵结束了,顷刻间,山林中重又归于寂静。
  林溪枫加快了划水的力度,急匆匆和陆竹喧向岸边划去,到了岸边,将竹筏系好,拉着陆竹喧的手便向西南山岗的密林中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