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捡漏之难

  时间总是流逝得极快,杨宁在百宝居工作的第一个下午很快就是过去了。
  到了下班时间,周叔将店铺钥匙给了杨宁,交代了几句让他早点开门后,就是下班回家了。
  他自然是不住在这里的。
  说起来,二人聊了小半天,周叔和杨宁赫然发现,自己两人的性格极合,天南地北很有聊头,颇有些一见如故的意思。
  “不知道店里有没有真品物件。”
  周叔走后,杨宁将店门半关,继而打量下了里面摆放着的各式古玩,瓷器居多,玉器次之,最少的是字画,以及其他杂七杂八的物件。
  抱着好奇心,以及对鉴宝之瞳的探究心思,杨宁开始鉴定起了百宝居内的物件来。
  约莫一盏茶的功夫后,杨宁是满脸古怪笑意的坐了下来。
  方才,他探究出了些许鉴宝之瞳的门道,很重要的一点,其有着使用次数。
  杨宁刚鉴定了百宝居内三个物件后,鉴宝之瞳就是给了他信息,每日仅能使用五次。
  “五次也不少了,不可贪得无厌。”
  杨宁心中如此想着,每日可鉴定五次,只要有些运气,应该是能发现真品物价捡漏的。
  不过让他觉得好笑的是,他刚才鉴定的三个物件却全都是赝品……
  “看来周叔这百宝居里,定然是没有真品物件了。”杨宁忍不住喃喃自语了句。
  他也隐隐想了明白,百宝居本就不是什么大的店铺,估计只收真品,基本不卖真品出去,这些摆放着的赝品,多半是用来卖给来这儿的玩客以及不懂行又想搞收藏的人。
  古玩界的水,可深着呢,杨宁此刻也不过是管中窥豹罢了。
  见着时间渐晚,杨宁随意买了点东西吃了,便是全关了门,又敷了下冷水消脸上的淤青和肿肉后,就是躺在了百宝居后屋的小床上。
  床确实不大,杨宁勉强能睡平整,他却也无所谓,之前在餐馆上班的时候,那对老板和老板娘给他住的地方比这儿还要差些。
  况且,穷人家的孩子能吃苦,杨宁啊,也是自小吃苦吃惯了。
  躺着一时间倒是睡不着,杨宁犹豫了下,拿出了自个在这个年代已经几乎没人用了的按键手机,打了个电话。
  电话很快接通。
  “喂哥,你今天这么早就下班了吗?”电话那头传来一道清脆的女声,带着些惊喜和雀跃。
  杨宁听着声音,嘴角不自觉的微扬,只不过搭配着他满脸的青肿,这笑容不免有些滑稽。
  “嗯,今儿下班早,你回家了吧?”杨宁并没有说实话,也免得妹妹担心。
  今儿是周末,按妹妹的贤惠性子应该是回家帮爸妈忙了。
  “嗯,刚吃完饭躺下呢……”
  女声说完这句话后,却是稍稍顿了下,带着些犹豫的说道:“哥…我想你了,爸,爸妈也想你了,你多久回家啊。”
  听到这话,杨宁忍不住眼角微酸,他何尝不想回家啊,出来一年多了。
  过年的时候,杨宁没舍得花钱买车票,也就没回去。
  “这…今年,今年过年一定回家!”杨宁其实也拿不准,但还是说了个最大可能。
  而后,杨宁赶紧转移了话题,道:“对了妹妹,我明天就把下个月的生活费转给你,你记得吃好穿好,别委屈自己。”
  “哥…你给我少转点吧,我够用的,你自己也要用钱的呀。”妹妹声音中带着埋怨,她了解杨宁,知道他会委屈自己。
  杨宁笑了下,说道:“个傻丫头,哥是男孩子,吃点苦应该的,你不一样,你是女孩子嘛。”
  其实这个话题,妹妹已经说了很多次了,可惜没有一次管用过。
  又聊了几句,得知爸妈已经睡下了,杨宁也就没让他们接电话,便是挂掉了。
  “快高考了,得赶快挣到妹妹的学费钱。”杨宁皱了皱眉,心中想着。
  原本,他之前存的一些钱再加上爸妈准备的,勉强能够妹妹上大学的学费,但现在只能是从新再挣了。
  不过,现在杨宁身具鉴宝之瞳,对挣到这笔钱倒也有点信心。
  ……………
  夏季的江城热得可怕,尤其是今日,烈日高悬,气温高到了离谱。
  连平日玩客众多的江城古玩街上都是几无人烟。
  百宝居内,杨宁和周叔面对而坐,正喝着茶呢,反正也没客人,两人过得悠闲。
  只不过,杨宁心中却是隐隐有些忧愁。
  此时,距离杨宁到百宝居上班,已是过去了一周有余。
  这一周里,杨宁每天下班后都在古玩街上转悠,希望能找到真品物件,捡个漏什么的。
  可现实远没有杨宁想得那么简单,他每天都将五次鉴定机会用完,但没见着半个真品物件,甚至连稍有点价值的赝品都没碰到过。
  杨宁明白了过来,这年头啊,古玩是值钱,但真品可不是那么遇见的。
  或者说真品,这古玩街中肯定有,杨宁还知道在哪儿,那几家大的古玩店铺中肯定有。
  但这人家也知道是真品啊,卖的价儿就是真品的价,而杨宁要的是能捡漏的真品啊,这样才能赚钱。
  “小杨,最近你几乎将这古玩街给逛了遍;是想捡漏?”
  周叔喝了口,似是看出了杨宁心思飘飞,微微笑了下,开口问着。
  “嗯,最近有些缺钱,倒是想试试运气。”这自也没有什么好隐瞒的,杨宁点头回应。
  周叔却是哈哈一笑,说着:“小杨,这捡漏可不是靠运气那么简单,还得要眼力;况且,现在的漏可不好捡了,不像我年轻的时候。”
  闻言,杨宁先是认同的点了点头,若非他有鉴宝之瞳在身,那怕是运气再好,估计也不能捡着漏。
  同时,杨宁伤势已经恢复得差不多的脸上,露出了些许的好奇,开口问着:“周叔,你年轻的时候,国内古玩热还没现在这么夸张吧?”
  周叔点头,言道:“那是自然,这几年鉴宝节目盛行,导致大家都知道古玩值钱了,这想捡漏才变得很难了起来。”
  顿了下,周叔带着些怀念和自得的说道:“说起来,你周叔我这辈子捡漏捡得最大的一次,还就是在我年轻的时候呢。”
  “哦?是个什么物件?”杨宁闻言,心中兴趣更浓,连忙追问道。
  周叔显也是来了谈趣,言道:“是个宣德炉,在周边农村里收的;那人家拿来装水,我花了二十块给买了过来;当时可是激动得不行。”
  二十块买了个宣德炉!?
  就算做好了心里准备,但听到周叔捡的这漏,杨宁还是忍不住满脸的惊讶。
  这个周里,杨宁平时可是没少和周叔了解古玩界的知识,店里也有不少周叔看的古玩书籍,他也看了许多。
  因此,杨宁现在也算是对古玩界的一些有名物件有了个大概的了解。
  其中,这宣德炉他就是知道的;其收藏热度可是常年居高不下的,受到许多收藏爱好者的喜爱。
  什么是宣德炉?
  就是明代宣德年间创制的焚香之炉,用于陵墓、寺庙以及诠释之家烧香,拜佛祭祖等,又简称宣炉。
  如果单是如此的话,宣德炉的热度肯定不会这么高;主要是其颇有历史价值。
  因为宣德炉,乃是华夏历史上第一次运用黄铜制成的铜器,且是由宣德皇帝亲自督促弄出来的,加之制作精美,艺术性也不低,故此才能热度不减,为收藏爱好者所追捧。
  “周叔,那你可是赚大了啊,至少得赚了上百万吧?”杨宁很是羡慕的问着。
  这能不羡慕吗?11年的时候,一件铜片金宣德炉出现在拍卖会上,估价在三百万到四百万。
  但最终成交价,却是五百一十五万!
  由此可见,宣德炉的热度,以及其价值了,也就是有多值钱了。
  不过周叔那时候古玩热度远不如11年,这价值应该也要少上许多,但杨宁觉得再怎么少,上百万是肯定有的。
  果不其然,周叔点了点头,满脸笑意的说道:“差不多差不多,我后来卖给了一个专收宣德炉的收藏家,一百二十万;我人生的第一桶金啊。”
  闻言,杨宁当真是羡慕至极,不知道何时他才能捡到上百万的漏啊。
  好吧,别说是捡上百万的漏了,杨宁都还不知道何时才能够碰上一件真品古玩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