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再淌一趟路

  徐二平骑着自行车带着老婆,嘴里哼着小曲,手里提溜着点心。今天他算是休息,是赵锦成给他发了工资后,告诉他可以休息一天。
  徐二平看到十张大团结时,真的觉得休息不休息无所谓。一百块呀!就是他们车辆厂厂长都没这么高的工资。就是累死也值得!
  徐二平的老婆娘家在郊区,今天他带着老婆回娘家显摆显摆,就是他老婆,赵三哥都给了五十块的工资。国营厂咋了?国营厂的工人一个月有五十块工资的也得是车间主任了。
  再说了,他现在管着三个组装工呢,都是原来车辆厂的老手艺人,怎么说自己也相当于班组长了。他老婆还管着一个小媳妇呢,专门负责卖座钟了!
  也是这傻婆娘嘴贱。本来可以卖奶糖的,结果这傻婆娘往自己嘴里塞了一颗。若不是自己的老面子,早被开除了。卖奶糖那个人家领了八十块呢!真是个傻婆娘,活该老子揍她!
  “老头子,真的找个会计了。我……我实在翻不过来这账。这么多钱,我数七八遍才能数清。这事我真干不了了!”裴青看着钱也高兴,可这钱一多起来,她就愁了。
  每天晚上她都得等家里人都睡下再敢数钱,好不容易快数完了,家里人有一点响动,她又得重数。这……这就是快乐的受罪。
  “你当我不想呀?可上哪去找个合适人呢?钱的事儿还得是自己人。咱家有这样的亲戚吗?唉!”赵锦成也知道……随着买卖越来越多越来越大,裴青这脑子真顾不过来。别说是她,就是自己的儿媳妇……对呀!老王家可全是才子呀。
  “你说让文倩她大哥行不行?”
  “你是说哪个瘸子?”
  “怎么说话呢?不就是腿有点跛吗!那也是那些年给害的,人又没毛病。”
  “我明天专门去找亲家问问。别跟文倩说了。”
  王文倩的大哥,快四十的人了,还是光棍儿一条。本来很好的孩子……还是个大学生,可惜那几年他因为家里的成分问题被批斗了,还毁了一条腿。
  平反是平反了,可原来的单位却没给他安排工作。一家人过的胆战心惊的,也不敢提要求,就这样耽搁了。每天陪着老爷子在家里修身养性。不管从亲近关系,还是人品经历都是合适的人选。
  “亲家,您看行不行?”赵锦成跟王老学究说清楚来意,就直接问了。
  “文斌,你自己看呢?”王老学究不古板,严格来说很民主。
  “赵叔信的过我,我就去试试。这倒不难,原来我也是在财务科的。”王文斌并没有因为瘸腿就消沉,性格很开朗的。
  赵锦成这算是解决了一件大事。
  “老头子,广州发来的电报,你看看。”
  “需棉纺,带货来。”赵锦成看到这个才想起来广州那边他还留着个黄连城的线。若不是这个电报,他还真想不起这人来。
  可是看着这电报赵锦成就想骂娘!你特么就这么省钱吗?不说明花色,你倒是说明是纯纺还是混纺呀!这让爷怎样带货过去?
  “去叫老二过来一趟。”赵仁锐是这方面的行家,让他来判断吧!
  “爸,怎么说呢。您这朋友应该不是内行,可能是搭上了某个厂子,也或许是有人找到他了。现在南边的纺织品行业挺火,原料紧俏。估计是不管纯纺还是混纺都行,色彩嘛,我建议带原色过去。那边做印染的厂子多,原色过去了好出手。”仁锐话少,只有说到他的本行才会话多起来,说起来也是一套一套的。
  “既然紧俏,咱们棉纺厂能不能挤出点货来?我现金提货。”赵锦成虽然觉得这黄连城不靠谱,可还是不想丢掉这趟买卖。
  他从上海的经历就明白了,只要拽住一条线,就能扯开一大片。说不定广州这边的货源更足。
  “那您问错人了。儿子又不是厂长。也不是销售科长。那知道这些个!”
  “你……算了。跟你个呆子说不清楚。”
  “老头子,要不我去问问?要是有货,咱又不是不给钱。我看他谁敢不给挤出点来。我还就不信了,现在这群兔崽子,当初那个老娘不提溜他们。”
  “算了吧你!这是做买卖,不是耍泼。你去了指不定把事弄僵了!就给老二要房子你惹了多少领导了?还让你去?”
  “我最后不是还是把房子要上了?哼!”
  “是要上了!否则我现在也不会作难。”
  其实当初赵锦成也是有些纵容裴青去闹的……硬是给老二吵了套房子。没想到这路,还是得返回去走一遍。
  这两三个月,赵锦成明白一个道理:礼多人不怪。他还没发现有那个能扛得住糖衣炮弹的。再说了,他不认为管销售的副厂长跟管后勤的副厂长能尿到一壶去。
  “哎呦,什么风能把你这大财主吹我们家来?”宋建军早年还算跟赵锦成说得来,虽然他那个婆娘厉害,倒也没在他这儿耍过泼。
  “老宋,这是骂你老哥哥呀!”
  “扯球蛋!你特么发财了,还能看的起这些穷兄弟?”
  “这不是来找你一起发财嘛!”
  “就知道没事你不会过来。说吧,什么事儿?”
  “我想弄一批布料,原色的,纯纺和混纺各一半。行不行?”
  “你不是倒腾自行车吗?咱又做这行了?”
  “我是做贸易……什么买卖都做。我说兄弟,有没有货呗?”
  “就你那个小货车?连一车皮都没有。也太小看咱棉纺厂了。没问题!”
  赵锦成没想到这事这么容易。这手里的东西刚放下,这事就谈成了。
  现在的棉纺紧俏,这是赵锦成知道的。可紧俏只是对于整个大局,而不是对他们棉纺厂。赵仁锐所说的是大势,对自己厂子的光景并不一定符合。
  棉纺厂一直遵行的是等计划,等任务,还没有自己打销路的习惯,厂子里也没这个打算。大家都勉强过得去,谁会冒那个头?赵锦成这次上门,可以说是正中下怀。
  再说了,赵锦成也猜对了,这宋建军还真跟管后勤的副厂长不对眼。常听那位絮叨裴青的无理,他就还跟赵锦成合作,恶心恶心那位。
  这将又是一趟探路的活,又是得硬扛着。赵锦成也习惯徐二平陪着了。
  于是,两老头又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