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救
崇崚山上的房屋都是由木头搭建,且长久失修,无力阻挡这次连降不断的暴雨。
“先派几人带着绳索到山顶固定下来,其余人先察探坍塌房屋下有没有伤员,先将所有受伤人员送上去,再对未受伤的人送至山顶安置。”
谈槿有些庆幸泥石流是在南坡,村子处于北坡没有受到重大影响。
“营长,为什么不把他们送下山啊。”一连连长让手下按照谈槿的命令去做,心中却仍有疑惑。这个村子虽然距离山下有段距离,但比起上山到达山顶要好得多。
“北坡这边山山相连,下山哪有安置他们的地方。再说你也看见了,这块山坡的树让他们都伐的差不多了,水土流失严重,雨还没停,下山只会更加危险。”谈槿说话的同时向村子走去。
连长挠挠头,他学习不好,地理就更别提了,听得他似懂非懂,但也不需要纠结,服从命令就是了。
“营长,村里有老人说他们家孩子不在村里,不知道跑哪去了。”一名先跑过去展开救援的士兵向谈槿报告。
“不是一个,是四个。”又来一人补充道。
“你们继续,你管理好秩序。”谈槿指着一连连长说,随后拦下正在向村子移去的两个班。
“你们跟我一起去把那几个孩子一起找回来,找的时候不要几个人聚集在一起,顺便再看看这山上还有没有其他人。拿好对讲机,随时联系。”谈槿下过命令后直接朝村子相反方向跑,其余人也迅速散开进行搜寻。
谈槿所去的方向,有一山崖是整座山最危险的地方。
小孩子对这种地方的好奇心要远超旁处,但谈槿也不能就此断定,只能先去查探。
暴雨使得谈槿的速度降了下来,谈槿心急,这种天气几个小孩能坚持多久。
突然,远处地上的东西吸引了谈槿的注意力。走进后发现是几片衣服碎片,还有一些糖皮儿,颜色鲜艳,一瞧就是小孩子的。
拾起糖皮儿握在掌心,谈槿多了些信心。
谈槿已经走了许久,再向前去就是山崖,心想着这几个孩子总不至于皮到爬下山崖吧。
心里的想法刚撂下,就听见前方远远传来了哭声,谈槿大惊。
是小孩子的声音,谈槿赶忙通过对讲机报出位置叫一个班过来,让其余人回村救援。
“不要哭,宝贝儿们,姐姐马上就下去救你们。”谈槿趴在山崖边上喊道,虽然知道小孩子听不进去,但总会给他们一些心理安慰。
向下看去,石头上青苔密布,阴雨天视线受阻,根本看不清下面的情况。
“营长。”十几人接连过来。
“上面留两人,其余人跟我下去,下面对讲机信号恐怕不强,直接喊着来对话吧。”
谈槿也不给几人反应的时间,将麻绳固定向山崖下方爬去,爬行难度超过了谈槿刚刚的预期。她在想着要不要让上面的人停止向下,就听见上面的声音。
一位成员踩在青苔上时没有站稳,差点滑了下来。
谈槿看他们只下了两人,随即命令道:“你们两个上去,任何人不许再下来。”
两人心不甘,但也没有办法,能力差距一时之间也没法弥补。
“再拿根绳子,把急救箱送下去。”这班长倒不傻,在看谈槿独自一人下去后立刻做出命令。
临近山崖底部有一块平台,几个孩子在上面瑟瑟发抖,声音比刚刚弱上许多。谈槿本以为是几个十几岁的,没想到这几个孩子最大的看起来也不过八九岁。
“你们怎么下来的?”谈槿稳稳的站在平台上后卸下腰间的绳子,要给其中最小的那个系上。
这孩子似有些认生不敢说话,但手指着另一个男孩儿。
谈槿凑在那男孩儿附近,发现这孩子纯色煞白,身上满是伤痕,不住的向外淌着血。
急救箱放在了不远处,谈槿让一个孩子把箱子拿来,自己则轻轻地将这孩子的衣服脱下。
这孩子倒也坚强,一声不吭的忍着。
伤口有些感染,但此处也只能做些简单的处理,让伤口不再恶化。
谈槿也顾不得这孩子疼不疼,立刻消毒把自己的外衣脱下给这孩子穿上。
“一会儿,你把住绳子,我就在旁边护着你,不要怕。”若是给这孩子系上麻绳,伤口出血量会更大,谈槿只能如此。
此时直升机的声音从头顶响起,谈槿知道是营地的物资到了,掏出兜里的卫星电话打给一连连长。
“立刻派人到山顶支起帐篷,把急救的地方建好。”也不啰嗦迅速挂了电话。
拽了两下绳子给上面一个讯号。
这孩子虽不重,但仍是一个很大的负担。身上的伤让他根本无法使出力气,让他把着绳子,只是给他些安全感。
谈槿咬着牙,好不容易将这孩子送了上去,没有休息只是吩咐两人将孩子送上山顶。
身上传来一阵疼痛,为了护这孩子她刚刚是左磕右碰。
再下去后发现那个最小的孩子已经昏了过去,谈槿一摸发现他身上滚烫。
边给这孩子系上绳子边安慰另外两个。没想到这么皮的孩子,在此时却如此听话。
谈槿站起身时,腰后不知怎的疼得出奇,让她直接单膝跪了下去。但时间紧急,她来不及在乎这些。
一趟又一趟,谈槿的体力以极快的速度下降着,直到第四次到达山崖底部,她已经有些体力不支。
这最后一个孩子年龄最大,谈槿一抱这孩子差不多有100斤,抱起他的时候手臂有些卸力。
这上拉的过程是一气的,但以她此时的情况面对这孩子有些没有办法,正想狠狠心把这孩子送上去。
“我来吧。”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身后响起。
谈槿一回头,这人出现的时机让她心里松了口气,嘴角微微扬起。
“笑什么?”
“笑我,躲不过你了。”谈槿给这最后一个孩子做好安全措施,随后说出一个名字。
“邹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