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炮

  是一种发射火箭弹的多发联装发射装置,它发射的火箭弹依靠自身发动机的推力飞行。发射速度快,火力猛烈,突袭性好,机动能力强,可在极短的时间里发射大量火箭弹。
  向远距离的大面积目标实施突然袭击,用以歼灭、压制有生力量和技术兵器,给敌人精神上以极大的震撼。[1]按运动方式可分为自行式、牵引式和便携式三类。自行式又分为履带式和轮式。按射程可分为中近程和远程。
  作用和用途
  基本作用
  的主要作用是引燃火箭弹的点火具和赋予火箭弹初始飞行方向。由于火箭靠本身发动机的推力飞行,不需要有能够承受巨大膛压的笨重炮身和炮闩,也没有后坐装置。能多发联射和发射弹径较大的火箭弹,它的发射速度快,火力猛,突袭性好,但射弹散布大,因而多用于对目标实施面积射打击。
  战术用途
  是一种威力大、火力猛、机动性好的高性能武器系统。在作战中,要充分考虑任务、敌情、地形、时间等因素以及自身的特点,才能使它的能力得以充分发挥。主要担负远距离和纵深作战任务。
  远距离作战覆盖面积大,可以打多个瞄准点,最适宜攻击面积大、定位不太精确的目标,但不能用来攻击距离己方部队太近的目标,也不能用于己方部队即将占领或通过的区域。
  纵深作战可发射战术导弹以支援纵深作战,此时它的大部分射击任务是预先有计划的。在制定火力计划时应考虑现有的数量和位置、导弹库存量和位置、目标侦察手段、c4网络状况等因素。一般来说导弹资源有限,要慎重计划。
  军属营和师属连通常担负全般支援任务,也可担负全般支援兼加强任务,还可编组完成加强战术任务。
  全般支援任务担负全般支援任务的多管分队为整个部队提供野战炮兵火力支援,对部队指挥官来说,这是最集中控制的任务。多管分队主要提供预先计划的火力和打击高性能目标。指挥官可以为多管分队制定优先射击顺序,以便对特定战斗地域施加影响。
  全般支援兼加强任务担负此项任务时,多管分队首先要为整个被支援部队提供火力支援,其次是加强另一支炮兵分队的火力。它仍由部队炮兵司令部控制,并优先响应其需求。
  加强任务担负加强任务时,多管分队应加入被加强炮兵营的作战/射击通信网和指挥网,同时仍需保持与部队野战炮兵司令部的通信联络。多管营编有联络分排,有助于实施和完成加强任务。多管连没有建制的联络能力,可由连长负责。给多管分队下达加强任务时,需要特别加以考虑的是弹药消耗量问题。担负加强任务时,弹药消耗量可能会超过分队的补给能力。
  分队一般不担负直接支援任务,原因是精度不够高,覆盖面大,可能危及己方部队,在其最大射程上,危险区为2km,弹药保障不易,没有配备直接支援弹药,如照明弹、发烟弹等。并且多管不适用于后方作战。多管作战强调自主性,可以把战术任务直接下达到连或排一级。连可以脱离营的控制,独立作战,排可在有限时间内单独实施标准或非标准战术任务,即半独立作战。
  发展历程
  雏形
  火箭是中国一大发明,最早的多枚火箭连发装置和齐射装置也是中国发明的。在中国明朝人茅元仪于1621年完成了《武备志》一书中记载的火箭及其发射装置有几十种之多,其中有一次可发射32支和40支火箭的“一窝蜂”和“群豹横奔箭”,有一发百矢的“百虎齐奔箭”和可连续两次齐射的“群鹰逐兔箭”,这些都可看作是现代火箭的原始雏形。
  公元969年,中国宋朝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支火药火箭。975年,火箭作为武器首次应用于宋灭南唐的战争中。17世纪,欧洲国家相继制造火箭。20世纪初,由于双基推进剂的应用,火箭获得长足发展,逐步形成了现代。
  首个
  世界上第一门现代是1933年苏联研制成功的BM-13型。这种自行式安装在载重汽车的底盘上,装有轨式定向器,可联装16枚132毫米尾翼火箭弹,最大射程约8500米,1939年正式装备苏联红军,1941年8月在斯摩棱斯克的奥尔沙地区首次实战应用。当时苏联红军的一个连以一次齐射,摧毁了**德国军队的铁路枢纽和大量军用列车。齐射时,像火山喷发炽热岩浆,铺天盖地般倾泻在敌目标上,声似雷鸣虎啸,热若排山倒海之势,不仅消灭敌人大量有生力量和军事装备,而且给敌人精神上以巨大的震撼。
  以致德军士兵后来一听到这种炮声,就心胆俱裂。为了保密,当时苏联红军未给定名,但在发射架上标有表示沃罗涅日“共产国际”兵工厂的“K”字。可能由于这个缘故,苏联红军战士便把这威力巨大的新式武器亲切地称之为“卡秋莎”。它由汽车部分和发射部分组成。发射部分由滑轨床、炮架、回转盘、底架、瞄准装置、发射装置等组成。在发射前,火箭弹是用定向钮钳在滑轨槽的定向沟内。火箭弹的战斗部分的弹体内是TNT炸药。药筒部分是由七根管状发射药筒组成,汽车驾驶室内装有发射装置的发火转轮。主要诸元:弹径132毫米,滑轨长5米,弹长1450毫米,弹重42.5千克,初速70米/秒,高低射界7°~45°,方向射界左右各10°,最大射程7900~8800米。
  严格地说,“卡秋莎”是导轨,而不是多管。最早的具有炮管式发射装置的多管,是德国于1941年正式装备部队的158.5毫米6管牵引式和280/320毫米6牵引式。
  快速发展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和战后,各国都非常重视的发展与应用。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又有了新的进步,其性能和威力日益提高,已成为现代炮兵的重要组成部分。
  出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中,当今的基本采用多联装自行式,口径大多在200毫米以上,配用多种战斗部,并已开始配用以计算机为主体的火控系统,射程在20-70公里之间,用于弥补战术地地导弹与身管火炮之间的火力空白。
  精度低、弹药类型单一,一直是的弱点。如今,我军一种可发射多种弹药的新型多管研制成功。这种被誉为“钢雹”的新型改装远程多管已得到多部队、多批次、多弹种、跨昼夜、持续性的实弹射击验证,均取得良好射击成绩。[2]
  二战结束后,“喀秋莎”继续在战场上大显神威。1953年夏,中国人民志愿军在金城以南地区发起了朝鲜战争中最后一次进攻战役,这就是“金城战役”。7月13日21时,志愿军集中了1094门火炮对敌军实施猛烈攻击,其中包括5个团,拥有近200门“喀秋莎”。“喀秋莎”火力猛、射速快的优越性再次显露出来。在10秒之内,约3000枚火箭弹射向敌方,形成一片火海,取得了良好的火力突击效果。志愿军官兵在1小时内就全线突破了敌军阵地,迅速取得了此次战役的胜利,为尽快签署朝鲜停战协定赢得了时间,从而结束了近3年的朝鲜战争。
  “喀秋莎”在二战和朝鲜战场上的出色表现,使它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50年代,苏联把的发展推向了高潮,的技术战术性能如发射管数、射程、威力和精度有了很大提高。德国、意大利、以色列、西班牙等国也均以“喀秋莎”为样板,研制出了各种不同类型的。
  1980年代以后,进入了高速发展期,世界各国研制出了一批性能更加优越的。进入21世纪以后,又有了新发展,其性能和威力不断提高,已成为现代炮兵的重要组成部分。
  未来发展
  未来向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加强系统对信息的收集和数字化处理能力是发展的必然,实现战术指挥自动化成为关键。未来,将配备性能更好的计算机系统,安装高精度的定向定位系统、卫星定位接收系统和气象雷达系统,使单门变成以为主体,集侦察、测地、指挥、通信和机动于一体的综合体,能自动调平、自动定位定向、自动收发计算诸元、自动装填、自动瞄准、自动发射,操作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使真正具有“停下就打,打了就跑”的能力。俄罗斯提出发展新一代“智能化”的武器系统是,一个系统分为4个子系统,即信息系统、瞄准系统、控制系统和火力系统,‘实现侦察一火力综合化。提高精度,加强通用性。高技术条件下的战争中,发射技术必然与制导技术融合,由发射末敏制导火箭弹和导弹,以攻击敌高价值目标。通用性也成为当前武器装备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一炮多用使既可发射作用不同、射程不同的普通火箭弹,又可发射末敏制导火箭弹和导弹,这样既可使的通用性、利用率提高,又可大大节约经费,同时保证了在数字化战场上,弹药系统供应的可靠性和高效性。
  提高战略,战役机动性。未来的将轻型化,以适应空运、空投,从而满足数字化战场对机动性的基本要求。许多国家都广泛采用非金属复合材料研制新型,以减轻的重量。俄罗斯研制的BM-21B式122mm轻型就是由BM-21式改进而成的,可用直升机运输。
  提高射程,增大威力。将发展成一个集多种武器于一体的发射平台,同时,还要求具有快速反应能力,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把大量的火箭弹投向目标,收到最佳的作战效果。
  加强防护,提高生存能力。将隐身技术运用于,可以降低武器装备的特征信号,使敌人难以发现、识别、跟踪和攻击;采用隔舱技术、三防设备等技术设备,使乘员免受核、生、化和电磁脉冲的伤害。
  组成部分
  通常为多管联装,是炮兵的主要火力压制武器之一,具有结构简单、火力猛、射速高、反应快和突袭性好的特点,多用于对地面目标实施射击。用于压制有生力量、技术兵器、集群坦克、装甲车辆和待机地段的直升机群。
  多管可以分为及火箭弹两大部分。
  由发射器、高低方向机回转机构、瞄准装置、电源(电池或发电机)、发射点火控制装置及运载车辆组成。火箭弹由战斗部、引信、火箭发动机、电点火装置及尾翼组成(涡轮弹除外)。如今外军装备和将要装备的有几管、十几管、几十管,最多的有管。发射器多装在履带车辆或轮式越野车辆上,比一般自行火炮行驶速度要快。不少的发射器,从设计时就考虑了多种用途,因此有些发射器还可装在单翼飞机、直升飞机和水面舰艇上,成为空对地、舰对地或舰对舰的火箭。
  火箭弹
  火箭弹为无控式,弹径一般在100~200mm之间,少数在100mm以下和200mm以上。由于装有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火箭弹的弹体都比较长,一般为1~3m左右,弹重15~100kg。火箭弹除配有爆破杀伤、燃烧、反装甲战斗部外,外军还装备有子母弹、燃料空气炸药、烟幕、照明、电子干扰及化学毒气等多种战斗部,战斗部可以做到互换。战斗部重量一般为全弹重的30%~40%。引信除触发式外,还配有时间引信和无线电近炸引信。1950年代研制的多为涡轮弹;1960年代以后多为尾翼稳定弹。尾翼稳定弹是在火箭弹的尾部,安装有4~6片对称的固定式或折叠式尾翼,使得火箭弹在飞行中保持稳定。也有的尾翼以一定的斜角安装在弹体上,目的是使火箭弹在整个飞行段有一定的旋转速度,以提高射击精度。折叠式尾翼弹在发射管内呈折叠状态,当火箭弹点火脱离发射器导管时,尾翼靠弹簧力、燃气力和离心力等作用自动张开。
  是在有防护装甲的驾驶室或专门的炮塔内进行操纵发射的,有单发发射、双发发射、三发发射或齐射等不同发射方式。有的发射操纵装置可以移到车外,在安全距离外或掩体内操纵发射,甚至还可进行遥控发射。
  型号
  中外型号
  ■中国81式122mm
  ■中国A100-300mm轮式
  ■中国新90式122mm轮式自行
  ■中国89式122mm履带式自行
  ■中国85式130mm履带式自行
  ■中国107毫米1985式单管
  ■中国83式273mm履带式自行
  ■中国82式130mm轮式自行
  ■中国81式122mm轮式自行
  ■中国81式107mm轮式自行
  ■中国WM-80式273毫米
  ■中国70式130mm履带式自行
  ■中国63式130mm轮式自行
  ■中国63式107mm牵引式
  ■中国WS-2D425mm轮式
  ■俄罗斯BM-30300mm龙卷风式轮式
  ■俄罗斯BM-21122.4mm式轮式
  ■俄罗斯”飓风”220毫米
  ■俄罗斯”旋风”300mm
  ■美国M270式227mm
  ■意大利”菲洛斯”30式122mm
  ■南斯拉夫M77式128mm
  ■巴西SBAT-70式70mm
  ■南非“瓦尔基里”HKII式127mm
  我国代表型号
  一、卫士-2D
  中国最新型号“卫士-2D”射程可达400公里。
  由中国精密机械进出口总公司和四川航天工业总公司联合开发的“卫士”系列多管系统此前主要有“卫士”-1/1B以及“卫士”-2三种型号,而最新改进型号就是世界射程最远的“卫士”-2D多管系统。
  “卫士”-2D系统由发射车、运输装弹车和指挥车、通讯车组成,一个作战单元包括一辆射击指挥车、6-9辆火箭发射车和6-9辆运输装弹车。和“卫士”-2早期型号相比,“卫士”-2D各项主要性能指标均有了明显提高。
  首先是射程加大。的射程与火箭弹的口径相关。“卫士”-2火箭弹长7150毫米,弹径400毫米。而“卫士”-2D的火箭弹长8100毫米,弹径425毫米。在射程上,“卫士”-2最大射程为200公里,而“卫士”-2D的最大射程为400公里。就其口径和射程来说,“卫士”-2D堪称中国口径最大、世界上射程最远的系统。
  其次是精度提高。为了保证必要的射击精度,相比“卫士”-2早期型号,“卫士”-2D因为采用了简易的制导和弹道修正措施,从而有效提高了射击精度。据称,“卫士”-2D使用了由低成本惯**件组成的捷联惯导系统提高控制精度,在末端甚至还可以采用全球卫星定位或激光作弹道修正等先进技术,当射程为400公里时,射击精度达到小于600米的水平。
  多类型的战斗部是“卫士”-2D又一亮点,除传统高爆弹外,还可以根据不同战略战术要求,换用六种以上不同类型的战斗部。其中双向末敏子母弹和寻的弹攻击车辆的精确度非常之高,据称可以直接命中目标。甚至还有一种在火箭弹内能携带三个小型无人机,这是一种在火箭弹抵达目标上空后投放携带的自杀弹药的无人机,能搜索地面的雷达信号执行自杀攻击。
  另外,“卫士”-2D放弃了以往圆筒式发射箱,采用了一体化设计的六联装发射/储存箱,这也是世界发射箱最主流的设计样式,因为火箭弹采用密封箱装弹,储存和发射均很方便。而且,配用的弹药运载车上装有自动装填系统,一次齐射完成后可迅速再装填。其发射车采用新型8×8高机动轮式越野车为运载底盘,具备良好的机动性。
  对于来说,提高射程、打击精度以及毁伤威力已经成为一个主要发展趋势。“卫士”-2D系统具备射程远、齐射威力猛、作战反应快、使用维护简单等一系列优点,一定程度上几乎可以替代价格昂贵的短程导弹,用来攻击敌方军事基地、集群装甲部队、机场、港口等目标。
  二、“神鹰”-400(SY-400)系统
  第十七届珠海航展上,中国首次展出了SY400神鹰远程制导系统。这套系统一经摆出立刻引起了很多专业人士以及众多媒体的注意。
  SY400被摆放在1号展厅后部,这次展出是一辆真实作战单位车辆,它后部搭载有一座8连发发射器这就是SY400。不过中国军方公司并没有给出很详细的介绍,仅仅是简单的说:这是一种用于装备陆军营级以上的远程陆地打击系统。
  美国《防务新闻》不久前报道说,这是解放军最新研制的陆地地对地远程打击可控火箭系统。它将会被应用于解放军陆军对此的直接打击部队。美方对此预测说,这种新型的远程系统因为其火箭弹采用了惯性导航+主动雷达制导系统因此射击精度更高。其最大精确射程预计将会达到约350-420公里。此外它还可以配置一种大面积杀伤战斗部,用于打击大规模集结的敌方部队。
  航展中展示的SY400其载车是一辆中国仿制俄罗斯的马兹系列。这种载车也经常应用于陆军装备的DF11,15等弹道导弹。不难看出其底盘通用性能非常好。非常便于解放军部队批量制造和装备。美国预测说,这种远程系统实际上不同于前者的WS1型它更加具有中短程弹道导弹的某些特性。实际上解放军如果可以成功研制并且批量装备其部队,这等于实际上增加了解放军弹道导弹部队的作战能力。
  此外根据中国方面简单介绍,这种最小编制单位为营即也就是说,解放军部队将会把它作为军或者师旅一级的远程打击武器,而如果是这样那么这等于说中国解放军陆军部队远程打击手段将会上升到更加低的部队级别。这也是实际上大大增强了解放军部队整体的远程作战能力。
  不过对此国内一些人士认为SY400应该是等于是在WS2基础上加装了火箭弹制导寻的系统的综合而来。此外SY400弹道口径应该也与WS2无二。因此这种所谓的“最新设计的Sy400”应该属于WS2系列的制导演化型或者改进版。而WS2的弹道口径恰好也是400mm。
  不过从现场展示的一枚SY400火箭弹演示体(无装药展示弹)来看,它的推进阶段也是同样采用了固体燃料系统。即使用了固体火箭发动机。其最大虽然中国军方如今还没有很明确介绍,不过从外观来看它也与WS2的体积十分近似。因此国内一些人士的“制导型升级版WS2弹”这个说法也是不无道理的。
  不过我们将会在今后几天能够有机会与中国厂方人员详细谈判,这样也有可能会进一步揭开SY400身世的神秘面纱。
  但是无论SY400究竟源于何处,它就现实的矗立在我们面前。这也是一个毫无争议的事实。而如果解放军真的批量装备了这种制导远程火箭系统。那么可以说他可以直接缓解由于DF11,15等中进程导弹装备的规模化所造成的中国陆军远程打击能力的总体弱势。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加强解放军陆军师/旅一级远程打击独立化能力。将原来只能归属于集团军的陆军军/集团军属的地对地远程打击能力,提高到新的位置。这将会整体提高中国陆军远程打击能力的尺度,至少可以达到从现有军/集团军一级的400-650公里提升到,师/旅一级的400公里。
  中国江苏网报道,在本次航展,惹起争议最多的就是科工集团的SY400(神鹰400)。在一些军事网站,一些资深军迷纷纷对该弹的标示牌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多数人都认为该弹不可能是地对地。
  三、红旗16
  火箭弹。有人甚至武断地给予“定性”:这个就是红旗16。红旗16在一些论坛中被报道为用于国产054A型护卫舰的舰载防空导弹。最大有效射程约20-30KM之间。根据展场展示的火箭弹体,在尾舵前的弹身上有长长的边条翼。在人们的常识中,这种气动布局是典型的对空导弹布局。而垂直发射的方式也必须采用燃气舵或舵机。采用了燃气舵或舵机的火箭弹还算是火箭弹吗?于是,带着疑问,我们走访了国防科工集团。据介绍,这个发射车是新型远程精确打击武器系统,适合配置于营级陆军使用。可执行各种战术和战役任务。该弹带有8枚“火箭弹”,采用热发射原理。能够一次发射8枚“火箭弹”。可以一次对一个目标进行多次打击,也可以依次对多个目标进行打击。这个火箭弹车具有几大特点:其一,自动化程度高,整个车是三人车组。撤收十分快捷(出于保密的要求,不能公布其具体数据)。其二,导航形式新颖。采用了INS加GPS全程复合制导,末端精度有保证。其三,热发射的采用,尾部加燃气舵,靠燃气舵迅速偏转“火箭弹”。可无死角全向发射。其四,战斗部类型多样。
  其五,载车跃野能力强大,越高可达半米以上。
  经过对比分析,我们认为该车总体使用成本应比军迷的想象为低。该弹使用的导航系统是使用惯性导航加卫星信号修正。比之对空导弹的主动、半主动导引头要有所降低。但燃气舵、舵机的存在,决定了该弹的成本还是远超普通火箭弹的。由营级部队决策使用,这个费用在中国肯定无法推广。在中国成熟的出口市场里,也只有少数的国家有可能拿到少量的采购。这个系统应该还是在成品对空导弹的基础上做的对地改型。从发射箱到弹体上长长的边条翼,都能看出浓浓的对空导弹的味道。边条翼的存在,说明该弹弹道的主要部分应该在大气层内,否则该弹翼不仅不能提高升力延长射程,还可能较之普通的火箭弹会增大阻力。这样的构型必须采用新型发动机和特殊的弹道。因此,这也是该弹引起广泛争论的原因。
  在采访即将结束时,我们还和集团的技术人员进行了概念探讨,我们认为火箭弹和导弹还是应该进行准确的定义,以防止以后产生混乱。本文所述的“火箭弹”有舵机、有尾舵,还有燃气舵,弹体在制导系统的控制下,最终准确地落于目标之上。这样的“火箭弹”还是以导弹命名为好。对此,科工集团也予以认可。
  另据消息灵通人士透露,该展品已经在3日下午的保密审查中被悄然撤下。看来,种种猜测只能等待日后该武器彻底公开的那一天才能有个结论。
  外国代表型号
  一、“喀秋莎”
  “喀秋莎”是苏联在“二战”时期大规模生产和使用的自行。相比其他火炮,“喀秋莎”能迅速将大量炸药倾泻于目标地点,并在遭到炮火反攻前迅速离开。
  “喀秋莎”是一种多轨道的自行,共有8条发射滑轨,一次齐射可发射口径为132毫米的火箭弹16发,最大射程为8.5千米,既可单射,也可以部分连射,或者一次性齐射,装填一次齐射的弹药约需5~10分,一次齐射仅需7~10秒。“喀秋莎”由汽车部分和发射部分组成,运载汽车的时速为90千米。该炮射击火力凶猛,杀伤范围大,是一种大面积消灭敌人密集部队、压制敌方火力和摧毁敌防御工事的有效武器,在二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3]
  二、美国M270多管
  M270多管是美国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研制的自行,1983年开始服役。M270多管采用模块化技术,机动性和防护性能好,火力密集且精度较高,尤其是还具备发射陆军战术导弹的能力,被西方认为是最好的火力支援系统。这种多管系统由发射车和弹药补给车两部分组成,其中发射车采用M2履带式步兵战车底盘改装,车前部为驾驶兼发射控制室,乘员3人。后部为发射装置,使用铰链固定在转盘上。发射装置为箱体式结构,分隔成两个弹舱,每舱装有6个发射管,每管1枚火箭弹。车上装有无线电台、导航定位仪和火控计算机等,可在60s内发射12枚火箭弹对6个以上目标进行瞄准射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