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坦克炮

  (anti-tankgun)是一种弹道低伸,主要用于毁伤坦克和其他装甲目标的火炮。特别是自行具有与主战坦克同等的火力和良好的机动性,价格比坦克便宜,重量比坦克轻,可为机动和快速反应部队提供强有力的反装甲火力。
  ,旧名“战防炮”、“防坦克炮”。它初速高、直射距离远、射速快、射角范围小、火线高度低,是重要的地面直瞄反坦克武器。
  简介
  按其内膛结构划分,有线膛炮和滑膛炮两大类,滑膛炮发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和破甲弹。按运动方式划分,有自行式和牵引式两种:自行式除传统的采用履带式底盘以外,目前研制中的大多考虑采用轮式底盘,以减轻重量便于战略机动和装备轻型或快速反应部队;牵引式有的还配有辅助推进装置,便于进入和撤出阵地。就火炮与弹药而言,和坦克炮没有太大的差异,大多数由同时代的坦克炮改装而成。近年来也专门研制发展高膛压低后坐力,以减低后坐力,便于安装在轻型装甲车辆上。比如,德国研制的120毫米超低后坐力滑膛,能发射“豹”Ⅱ坦克配用的弹药,可安装在20吨重的装甲车上,自行战斗全重在30吨以下。
  的构造与一般火炮基本相同。为了提高射速和射击精度,便于对运动目标射击,一般采用半自动炮闩和测距与瞄准合一的瞄准装置。有的自行还装有自动装填机构和火控系统。
  目前,世界上比较先进的有:法国AMX-10RC轮式自行、德国KJPZ4-5式90毫米自行、瑞典LKV-91式自行、瑞士“鲨鱼”轮式自行、意大利B1“逊陶罗”轮式自行、巴西EE-18、苏联“库里”轮式自行。
  历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坦克装甲的厚度仅为6~25毫米,使用步兵炮或野炮射击可毁伤坦克。射击距离500米时穿甲厚度为48毫米用步,超速穿甲弹的穿甲厚度为51毫米(当时坦克的装甲厚度已达45毫米)。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中型坦克装甲厚度为40-100毫米,重型坦克则为152毫米。各参战国装备了口径50-100毫米的,初速一般为900-1000米/秒,穿甲厚度达到70~150毫米。自行的出现,明显地提高了火炮的机动性能和作战效能。战后一段时间,在一些国家曾停止发展。几种性能见表。
  20世纪70年代以后,战场上各类快速机动的装甲目标增加,先后出现复合装甲、屏蔽装甲及反应装甲等新技术,一批新型随之面世。有的滑膛既能发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又能发射聚能装药破甲弹。穿甲弹采用半可燃药筒,弹芯由钨合金材料制成,初速为1800米/秒,射击距离2千米时,穿甲厚度为300~340毫米,破甲厚度可达500毫米。有的自行采用前后两节车体的特殊结构,前车体装设滑膛炮,炮塔能旋转360°,可进行圆周射击;后车体内安放发动机、油箱、自动装弹机,并可携带25发炮弹;装填炮弹由计算机控制,装填过程自动化,射速为8发/分。这种结构既能提高车辆机动性,又能减少弹药、燃料和发动机被破坏的机会,提高了战场生存能力。正在研制的遥控,身管顶部装有视频摄像机,炮架上装有激光测距机,获得的目标图像和距离数据直接传给远距离的控制台,并在荧光屏上显示。射手在控制台通过操纵杆控制火炮瞄准、发射,必要时,一名射手可控制数门同时对多个目标射击。
  发展
  1916年,第一批坦克投入战场之后,在各国军队中引起极大的震动,它们纷纷研究自己的坦克和各种反坦克武器。在此后不久,法国就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种,起名为“乐天号”。“乐天号”可视为加农炮的同族兄弟,它的特点是炮管较送长,炮膛压力较大,因而其实心的穿甲弹出炮口之后,动量很大,具有足够穿透坦克装甲的能力。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坦克的普遍使用,各国专用相继问世。最早的坦克装甲厚度仅有6─18毫米。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某些中型和重型坦克的装甲厚度已达70─100毫米。同时,的口径也从20毫米加大至57─100毫米,而次口径钨芯超速穿甲弹,钝头穿甲弹和空心装药破甲弹等甲、破甲策力更强的弹种的诞生,也使的性能得到提高。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粉碎**德国的集群坦克曾装备使用了上万门。同时,由于在战争中后期苏联的新式坦克在火力、防护能力等方面超过了德国坦克,而德国一时难以研制和生产出在性能与数量上策与苏军相抗衡的坦克,于是将一些大口径安装在坦克底盘上,变牵引式为自行,并加以较厚的防护装甲,它当时被称为“强击炮”,可以打击坦克等装甲目标,也可以象坦克一样以直射火力打击步兵、掩蔽部等地面目标。
  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反坦克导弹的走俏。的发展势头日趋缓和,在西方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原有装备逐渐被淘汰。7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复合装甲技术的飞快发展,又东山再起,其地位和作用呈上升趋势,轮式自行尤其引为瞩目。
  进入70年代以后,一些国家用反坦克导弹取代了,还有一些国家则用自行机动性和防护性较差的牵引式。后者是坦克发展的新趋势,由于安装在轮工装甲车辆底盘上的自行的成本只有坦克的1/3左右。其机动性又远胜过其他反坦克兵器,所以它又有东山再起之势。自行外形与坦克很相似,但不象坦克那样注重对步兵进行火力支持的能力,而强调反坦克策力,因而在某些国家里它又被称作“歼击坦克”。它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强击炮又有区别:“歼击坦克”火炮口径与坦克相近,装甲厚度和总重量一般比坦克大,炮塔多为固定式,比较笨重。
  功能
  是主要用于打击坦克和其它装甲目标的火炮。它的炮身长、初速大、直射距离远,发射速度快。穿甲效力强,大多数加农炮或无坐力炮类型。的弹道弧度很小,一般对目标进行直接瞄准和射击。
  特点
  是一种加农炮,具有弹道低、初速高、发射速度快的特点,主要用于毁伤敌坦克和其它装甲目标,也可用于破坏野战工事,压制和歼灭有生力量和火器,可执行各种火力任务。
  按其内膛结构划分,有线膛炮和滑膛炮两大类,滑膛炮发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和破甲弹;按运动方式划分,有自行式和牵引式两种。自行式除传统的采用履带式底盘以外,研制中的大多考虑采用轮式底盘,以减轻重量便于战略机动和装备轻型或快速反应部队。在牵引式中有的还配有辅助推进装置,便于进入和撤出阵地。
  就火炮与弹药而言,和坦克炮无甚差异,大多系由同时代的坦克炮改装而成。也专门研制发展高膛压低后坐力,以减低后坐力,便于安装在轻型装甲车辆上。比如,德国研制中的120毫米超低后坐力滑膛,能发射豹2坦克配用的弹药,可安装在20吨重的装甲车上,自行战斗全重在30吨以下。
  自行的外形酷似坦克,其起落部分有装甲防护,一般装有炮膛抽气装置和高效率炮口制退器。装甲防护、火控和稳定系统不如主战坦克,通常采取停车射击。为了提高首发命中概率和具备夜间作战能力,现代配有激光测距仪、电子计算机和微光夜视或红外热成像仪。
  价值
  坦克的火炮由于要发射多种型号的炮弹(穿甲弹、高爆弹、烟雾弹等)加之战车车体的限制,炮的口径和炮管长度(即倍数)都不会太大(少数例外);反战车炮由于设计为远距穿甲用途,口径较大炮管较长,倍数较大(至少L70),对炮弹也有要求,多数情况下是钨钢穿甲弹(这种炮弹变成脱壳的了)或是钢芯穿甲弹以保证远距离的穿甲能力,所以说打击坦克比坦克更有优势。
  1、的穿甲能力不错,造价便宜
  2、牵引型的机动性太差,且不具备先进的火控系统,和坦克对战时一旦首发未中或者首发未击穿坦克,等待的就是被坦克摧毁。而且发射一发以后,等待的也是招致毁灭打击,因为它不能马上移动。
  3、自行具备一定机动性,可以随时转移,但装甲比坦克薄弱的多,火控相对也比不上坦克,毕竟造价差距摆在这里,否则自行炮就变成坦克了。
  4、无论牵引和自行,大多都属于直射火炮,基本在视距内(5KM内)作战,逃跑时间短,往往来不及撤离容易被坦克摧毁。
  应用
  自从1916年英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首次使用坦克以后,坦克与反坦克武器的发展日臻完善。当时,德军用来对付英法坦克的主要武器是77毫米野战炮。一次大战以后,瑞典、德国等相继发展了20毫米、37毫米、47毫米,由于当时坦克装甲厚度只有6-18毫米,所以许多国家认为用37毫米发射钨芯穿甲弹足以穿透坦克装甲。
  1941年,德军将一辆苏军KV-1型重型坦克围困了3天,先是调了一个炮兵连,用6门38式50毫米向苏军坦克射击,结果攻击完全没有效果,炮弹无法击穿装甲;夜晚德军又派12名工兵用炸药炸,仍朱奏效;之后又用6辆坦克进行轰击,结果苏军坦克被击毁。后查明,虽先后发射了上百发炮弹,但只有2发88毫米炮弹击穿了装甲。在二次大战中,随着重型坦克装甲厚度猛增至70~100毫米,的口径也随之增大到57~128毫米,战前那种认为37毫米口径就能摧毁坦克的说法,在苏军KVI坦克中弹百发未能击穿的事件发生之后,便很快得以纠正。二战中,得以迅速发展,仅前苏联在1943年就生产了23200门,当时的初速就已达900-1000米/秒,穿甲厚度在1000米距离上可达70~150毫米,有的可达200毫米(如前苏1944年式),使用的弹种已有次口径钨芯超速穿甲弹、钝头穿甲弹和空心装药穿甲弹等,有的国家还配装了自行。战后以来,对于是否发展出现了一些争论,因为牵引式大都笨重,不如使用反坦克导弹灵便,自行又和坦克炮、反坦克导弹发射车相似,所以象美、英等国就没发展这种装备,只有苏、德、奥地利等国仍沿袭二战时的传统,继续发展。现代的水平和坦克炮水平差不多,口径为90~125毫米,初速最大为1700米/秒,直射距离1700米,最大射速12发/分,战斗全重5吨,配用穿甲弹、破甲弹、碎甲弹等。前苏联125毫米发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在2000米距离上垂直穿甲厚度可达500毫米。
  自行
  自行,简单的说,就是能够自行机动的坦克炮,一般来说,其拥有一个中等性能的底盘、轻型装甲防御和一门大威力的坦克炮,能够在常规距离内摧毁敌方的坦克。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坦克装甲的厚度仅为6-25毫米,用步兵炮或野炮射击即可毁伤坦克。战后,随着坦克的发展,专用应运而生。20世纪20年代,瑞士制成高平两用的20毫米自动炮,用于反坦克,初速为900米/秒,射速达300发/分,在1000米距离上穿甲厚度为15毫米。1934年,法国装备了37毫米,发射穿甲弹,初速为762米/秒,硬芯穿甲弹初速达1030米/秒,射击距离500米时穿甲厚度为48毫米,超速穿甲弹的穿甲厚度为51毫米(当时坦克的装甲厚度已达45毫米)。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中型坦克装甲厚度为40~100毫米,重型坦克可以达到152毫米。
  早期的和其他大多数火炮一样,都是牵引式的,而且多为骡马拖曳式。毕竟那时候的汽车并不普及,更重要的是机械化战争的条件还不成熟,对机动性的需求并不高,在这种情况下发展自行并不能有效增加其作战能力,反而会大大提高生产成本,得不偿失。一战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世界军备处于一个停滞阶段,各种军事理论和军种装备一直停滞不前,装甲力量没有突破性的发展,的发展自然也没有太大的压力。
  到了二战时期,一方面,由于坦克装甲强化,需要更大的口径,同时也造成了重量增大,机动困难;另外,为了对付敌方的装甲集群的机动突击,对机动性的要求反而更高,如此一来,以往的牵引式已经难以满足部队的需要,自行式终于有了出头之日。当然,对付敌方坦克最好的手段就是更多更好的本方坦克,但坦克的成本是要成倍的高出自行的,一辆坦克的成本相当于两至三门火力相当的自行。在军费有限的情况下,将坦克用于进攻,而将自行用于防守,是一种效率较高的作战方式。由于在战争中后期苏联的新式坦克在火力、防护能力等方面超过了德国坦克,而德国一时难以研制和生产出在性能与数量上策与苏军相抗衡的坦克,于是将一些大口径安装在坦克底盘上,变牵引式为自行,并加以较厚的防护装甲,它当时被称为“强击炮”或者“突击炮”,可以打击坦克等装甲目标,也可以象坦克一样以直射火力打击步兵、掩蔽部等地面目标。
  进入70年代以后,一些国家用反坦克导弹取代了,还有一些国家则用自行机动性和防护性较差的牵引式。后者是坦克发展的新趋势,近年来,由于安装在轮工装甲车辆底盘上的自行的成本只有坦克的1/3左右。其机动性又远胜过其他反坦克兵器,所以它又有东山再起之势。自行外形与坦克很相似,但不象坦克那样注重对步兵进行火力支持的能力,而强调反坦克威力,因而在某些国家里它又被称作“歼击坦克”。它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强击炮又有区别:
  “歼击坦克”火炮口径与坦克相近,装甲厚度和总重量一般比坦克大,炮塔多为固定式,比较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