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炮
简介
是海军最古老的舰载武器,在20世纪水鱼雷、舰载机和导弹武器出现之前,它曾是海军舰艇上最重要的主战兵器。自14世纪装备海军风帆战船一类舰艇以来,经过了滑膛炮发展时代(14~19世纪)、线膛炮时代(19世纪至今)。
历史
滑膛炮时代
自14世纪中叶开始,海军风帆战舰在两舷逐渐配置了滑膛炮,使海战的战法随之产生一些变化,即交战双方的舰队首先在有效射程内进行舷侧方向的对射;如果炮战不能解决战斗,双方再以撞击战或接舷战来决定胜负。到17世纪时,舷炮战战术成为海军舰队在海战中的主要战法。
18世纪以后,随着木质风帆战舰操纵性能的改善、战舰排水量的增大和大口径火炮在战舰上的普遍配置,海军作战的舷炮战战术发展成为比较稳定的战列线战术,即交战双方的舰队在海战中各自排成单列纵队的战列线,进行同向异舷或异向同舷的舷侧方向火炮对射。于是,在这种战列线战术中使用的拥有80门以上火炮的大型军舰得名为战列舰。到19世纪中期时,最大的风帆战列舰其排水量可达4000吨,配置火炮多达130门,通常建有三根高大的桅杆,航行在海面上非常威武壮观。大型战船火炮多,通常要三层或者两层甲板才安置得下,船身高,就不可避免地有目标大的缺点。
火炮数目如此之多,是因为受到当时技术的限制还都造得不大,每发一炮之后装填弹药都要费很多时间。[1]
线膛炮时代
19世纪70年代,世界各海军强国的蒸汽装甲战列舰已达到较高的水平。蒸汽机不仅为军舰提供了推进动力,而且蒸汽还被用于操纵舵系统、锚泊系统、转动装甲系统、装填弹药、抽水及升降舰载小艇等。也都普遍采用了螺旋膛线,其攻击力进一步增强。此时,威力、装甲防护力、航速和排水量等,成为各国公认的建造战列舰的四大要素。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水鱼雷的出现并没有撼动作为海战主战兵器的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载满舰载机的航母已经取代以大口径火炮为主要作战兵器的战列舰,成为海上作战新的霸主,的作用已经大大下降。本世纪60年代,反舰导弹的出现,以及接踵而至的舰空导弹和巡航导弹等精确制导武器的大量应用,使武器面临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挑战。这些精确制导武器射程远、命中率高、破坏威力大、作战效能好,与其相比相形见绌。
于是,一场关于海军舰艇上还要不要装炮,以及如果还要装炮的话应该装什么炮的争论日益激烈起来。以英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曾提出极端的观点:现代军舰可不装,可完全为导弹所取代。在这种环境下,度过了它的60-70年代“低谷”时期。在经过了众多次的实战检验之后,的不可替代性得到了重新确立。
在1982年的英阿马岛海战期间,英国MK8型mm共发射了包括诱饵弹在内的8000余发炮弹,有效地打击了阿根廷的空中和地面有生力量。据英国司令部白皮书记载,由MK8型mm击落了7架阿根廷飞机。
在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美国动用了2艘“依阿华”级战列舰“密苏里”号和“威斯康星”号,使用舰上的406mm超大口径连续数日对伊拉克军队部署在滨海地区的军事目标进行了猛烈的轰击,共发射100余发炮弹,弹丸重量总计一百余吨。摧毁了伊军岸防导弹阵地、岸炮阵地、雷达站、指挥所等多处军事目标,使伊军遭受重大损失。和平时期,可执行低烈度作战。舰艇在执行巡逻警戒任务时,对入侵本国领海的外国船只,可实施告警射击。
总而言之,虽然导弹的出现使的作用降为辅助性地位,但它仍将是现代水面舰艇上必不可少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