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幽州割裂!

  “出大事了,天塌之大事!”
  卢养迎风站在青州胶县港口,顾不得码头人头攒动,向刚下船的刘备嘶吼。
  旁边的荀攸脸色凝重,制止卢养继续嚷嚷:“回府再说。”
  去年十月底,
  幽州牧刘虞见公孙瓒抢劫送给乌桓、鲜卑人的粮食,又怨恨公孙瓒不听指挥,数次责备,扬言要公孙瓒好看。
  公孙瓒自知位在人下,刘虞可以不奉令处置,任由幽州牧使者千万催促,也不敢前往蓟县述职。
  刘虞大怒,发征召令,欲集西、中部幽州、冀州中山等郡国之兵丁,合力讨伐公孙瓒!
  公孙瓒正回幽州省亲,士卒多还乡准备过年,被困在渔阳郡与右北平郡之间,急遣子公孙续求救。
  王荣、宋佳、祁胭脂等认为幽州是根本之地,不可不救。令青州、海东原本准备好南下扬州之兵2万掉头北上静海。
  剑拔弩张,大战一触即发!
  十一月初
  卢植从乐浪赶回,欲做个和事老,他与刘虞在雒阳时就是同僚,十年前任北中郎将、持节讨伐河北黄巾,冀幽并三州郡守国相以下皆听号令,当时刘虞是清河相,也在麾下。
  果然,十天之后,刘虞,同意了!
  不仅同意了,还立即取消了召集令,让士卒返家,亲自与卢植到潞县与公孙瓒和解。
  公孙瓒也兴高采烈散去大批辽西士卒,返回渤海郡。
  此时,袁谭蠢蠢欲动齐国,袁绍窥探渤海郡。
  王荣、祁胭脂与徐荣、典韦商量决定,北上的青州兵大多亦南下。卢植几年未归,所率乐浪、带方五千幽州子弟借机返回乡,其余海东兵自乘船返回。
  幽州再次恢复了平静。
  今年正月十三
  刘虞传令,让各郡长官、使者,并卢植、公孙瓒、徐荣等归家过年之将帅前去蓟县饮宴,以庆新春。
  公孙瓒本不愿意去,耐不住师傅卢植要求,只好去了。
  正月十五,酒过五巡,觥筹交错间,刘虞突拿起杯子,迟迟不饮也不放。
  公孙瓒眼皮直跳,心中大骇:“摔杯为号?”
  刘虞道:“请段君。”
  却见一人,器宇轩昂,手持汉节,乃长安使者段训:“
  幽州牧、大司马、襄贲侯刘虞接旨:
  虞先是平定张举张纯之乱,再安定幽州抚慰流民,宣扬汉威,乌桓鲜卑来归…功盖北国、擎天巨柱,而天性节约,食无兼肉……诏加太傅衔,使假节都督冀、幽、并、青、兖、豫六州诸事,加食邑1000户,领幽州牧如故。”
  持节!太傅!都督六州军政大事!岂不是周公、召公!公孙瓒原本还有争夺之心,此时心中一片混乱。
  刘虞接过汉节,猛得一顿,呵道:“拿下!”
  中山相孙瑾、鲜于辅、张逸等于席间拔刀相向!鲜于银、田畴等率内外埋伏数十壮士,身披内甲、腿藏短刀,杀将出来。
  众人一齐吼叫“公孙瓒休走!”
  卢植大惊失色,急忙阻拦:“刘公,说好放下芥蒂……怎如此……”
  刘虞:“卢府君且让开,本公只是说不杀!没说不抓。”
  持节、太傅,近乎皇帝亲临,抓一个两千石,自无不可,卢植以下,众郡国之官吏尽数屏息,生怕得罪刘虞,落得公孙瓒一般下场。
  公孙瓒突然咧嘴一笑,拔出一刀,立杀一人,向外冲杀。初春幽州气温还在零下,穿着甚厚,公孙瓒与田楷等也藏短刀、着内甲,虽中数刀而不致命,劫持几个人质。杀出屋外。
  士卒见有人质,不敢放箭,都看向刘虞。
  刘虞碍于名声,只说不能放箭,却让公孙瓒从容逃去,与屋外所率兵丁汇合,亡命逃走。
  刘虞大怒,严令关闭四门,搜捕公孙瓒。
  各郡守、使者,见了公孙瓒被追杀,多不敢久留,纷纷离去,却被堵在各门。
  南门守将见楼下多幽州豪杰,有的甚至做过自己的长官,也不敢怠慢,带着士卒下城楼请罪。
  公孙瓒也是命不该绝。徐荣自知与刘虞绝非一路,忽然拔刀劫持了南门守将,汇合公孙瓒、公孙范、田楷等数十人,一路打杀,血战脱走。
  一行人过了洋河,考虑到渤海路远,从官道直奔安次、泉州,最后到达静海,召集佃户,闭门自守!
  刘虞也不含糊,见拒马水、渤海结冰,便于行走,发兵直接将静海团团围住!
  “刘虞将家父等人软禁在蓟县!”
  卢养愁眉苦脸:“公孙兄受伤不轻,当天夜里就发高烧,服用汤药后略微好转。”
  刘备急问:“静海没丢吧?”
  卢养:“守是守住了,但刘虞遣兵攻城甚急,徐荣支撑不住,公孙兄上城墙,又伤了……筋骨,医者说要将养二三月!”
  “没死已算幸运!”
  刘备叹气道:“公孙兄向来以驱逐鲜卑为己任,刘大司马则以和睦边疆为方略,两人所争者,国策也!既动刀枪,岂会轻易和睦?”
  只是卖卢植个面子,表面暂且和睦罢了。
  刘备:“恩师不听我言,一意劝和,既误了公孙兄,又误了自己,哎。”
  卢养颇为尴尬:“家父也是好意!”
  “好意?”
  邴原冷冷地说:“当时甚紧急,静海只凑了五千人守城,面对从上谷、代郡、乌桓、鲜卑来的二、三万人围攻!要是丢了静海,君侯在幽州可有立足之地?”
  卢养:“也是为了幽州儿郎少死伤些,实没想到刘虞不讲信用!”
  荀攸:“听说州从事、代郡程绪劝刘虞不可发兵,刘虞差点杀了他。民间有声音将刘虞比为再世光武,传闻来自何方,你就不想想?可见刘虞决心之大,野心之大。”
  卢养惭愧地无地自容。
  倒不是刘备、邴原定要埋怨卢植、卢养父子。建议,你不听!责任却要别人来承担,还不能发几句牢骚?
  知错就改,善莫大焉——那是指小孩子或普通百姓。
  此典故出自于左传,春秋时期的晋灵公生活奢侈、暴虐残忍。赵盾和随会商量后,由随会劝谏灵公,灵公声称知错将改之。随会说“知错就改,善莫大焉”,又说开始时向善之人很多,最终能一直坚持的很少,希望灵公不要一错再错。
  果然,晋灵公最终没有知错能改,反倒是倒行逆施,一错再错,几次要杀掉不断劝谏着的赵盾,最终被赵盾反杀。赵盾就是赵氏孤儿赵武的祖父。
  政治人物,犯错就需改正,犯错就需要有人承担责任,晋灵公犯错之初要有人(如太后)打他两耳光、或者伊尹放太甲于铜宫,后面也不会枉死。不论承不承认,既不断犯错,晋公之权必削弱,卿大夫则会乘机扩权,此后晋国终究为赵、魏韩所分。
  卢植文武全才,在幽州名气太大、话语响亮,又是师长、一呼百应,比公孙瓒、刘备都更适合统揽全局。卢植坚持调停,除了不忍幽州大乱外,未尝没有为自己和儿子捞取政治资本的打算。
  不趁犯错把大是大非基调定下来,削弱卢植、卢养父子决策权,刘备和青州就无法取得后续主导权和战后分配权。没有利益,如何说动青州将帅心士卒甘情愿出兵?
  ……
  士卒聚集、粮草调拨非一日之事,卢养浑浑噩噩离开,回家等待。
  刘备与心腹们开作战会议:“刘虞这个时间抓得巧妙,必有高明之士为其谋划!”
  公孙瓒聚集军队,刘虞就改为和谈,待到公孙瓒之士卒回家过年,刘虞又突然袭击,这一手虚虚实实、实实虚虚,深得兵法之要,玩得名将卢植、公孙瓒也入套!
  邴原:“幽州别驾赵该、从事张逸、田畴皆智谋之士,谋划于内。鲜于辅、齐周、鲜于银、阎柔等皆悍勇之士,统兵于外!而袁绍虎视于南!此危机之秋,当速发援军。”
  刘备一点也想不通,原本迂仁、不善统兵的刘虞,竟然玩出如此花样:“赵该、张逸、田畴非奇谋之士,到底谁是改变刘虞的关键谋主?不弄清这一点,怕我等下步行动亦在敌手算计之中1”
  荀攸:“此人甚是高明,辛亏静海港冰封时间不长,刘虞所部和鲜卑、乌桓人又不善攻城,静海虽死伤惨重,终究顶住了十几天攻城。祁夫人、徐荣的信使才能够南下求援,之前我们才能及时派出援军。
  如今,公孙将军已回到渤海郡主持渤海、河间大局。幽州目前分裂为四块:
  中部、西部之渔阳、广阳、上谷、代郡属于刘虞,辽西属于公孙瓒,右北平分属刘虞公孙瓒。带方、乐浪、静海、辽南属于君候。辽东属于公孙度。北方战事恐怕非一二月能结束!需做长久打算。”
  刘备:“”下一步……当如何?”
  荀攸沾酒写出一字,又蒙住,眼中忽明忽暗,如同一汪清泉,又如同一口深井:“兄长也请写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