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求求你当个人吧
“听闻你的藏银不少,不如….”穆清慢悠悠的说道,手指有一下没一下的敲击着桌面
“哎呀,你这样子我可是要伤心了呢。”
洛泱笑眯眯的回了一句,瞧那模样,哪里有一点伤心的样子?
就见他视线移向窗外:“我倒是对这小娘子,越来越好奇了呢,她到底有何德何能,能引的你这般对待?”
感叹完这句,他忽的又笑了:“不过这位小娘子制出的酒,滋味还真是不错呢!”
“算算日子,再过个几日,她答应我的酒,应当就能送去天然居了吧?”
穆清风轻蹙了下眉,目光中露出一抹微不可查的疑惑:“酒?”
“嗯呢,九九重阳那日,这小娘子在玉泉寺山门外,售卖了菊花酒,菊花茶以及菊花糕,滋味竟都意外的不错呢。”
洛泱把玩着手上的折扇,漫不精心的说道。
说完视线看向对面少年:“哦,我忘记了,这事儿你不知道,那酒的滋味可真是好呢,可惜你没有喝到。”
话说到后面,他脸上露出一抹别有深意的笑意。
穆清风却好似没有看到,没有听到一般,好几息过后,他白皙修长的手指突然敲了敲面前桌面。
叹息着说道:“洛伯父很是忧心你的安危,曾多次向我打听你的消息,我实不忍心看伯父难过,不如今日就把消息传回去,也好让他安心。”
你好毒!
这次换洛泱愣住了,满心哀怨的看着对方,他错了还不成吗?
求放过啊!
“咳咳,我那里还剩了一瓶菊花酒,不如明日就给你送去?”他很没骨气的妥协了。
穆清风神色依旧,连看都没看他一眼,手指敲击的动作没停。
洛泱瞧对方这模样,只能咬牙说道:“两瓶!”
“全送过来!”穆清风视线终于看向对方,淡淡吩咐道。
洛泱脸上的表情一下垮了:“我统共也就剩了三瓶了,你好歹给我留一瓶啊。”
“全送过来,或者”
剩下的话,穆清风没有说完,只是意味深长的瞥了他一眼。
“行行行!真是交友不慎,交友不慎啊”洛泱满脸无奈的叹息道。
话音刚落,就听门外传来敲门声:“贵人,您要的豆芽,我给您端上来了。”
“进来吧。”洛泱神情瞬间恢复了矜贵,抚了抚衣袖,一派贵公子的做派。
中年男人开门走进来,毕恭毕敬的把盘子在桌上放好:“不知贵人可有别的吩咐?”
“先下去吧。”洛泱挥了挥手。
“哎哎,好的。”中年男人点头哈腰的退了出去。
洛泱不知从哪儿变出来一双银筷:“不尝尝吗?这可是你那小娘子送来的哦。”
说完这句,他也不在意对面年少年的反应,筷子伸向桌上的豆芽:“我来尝尝,它的滋味如何?”
吃完一口,他也不说话,紧接着就伸了第二筷子,只是这次,他的筷子却夹空了。
却见那盘豆芽,不知何时竟到了穆清风面前,正被他姿态优雅的吃着。
洛泱:“”
求求你当个人吧!
叶蓁这边,四人欢乐的各自解决掉一碗馄饨,扶着撑的直不起腰的肚子,心满意足的离开了馄饨摊。
来到了猪肉摊前,买了几斤肉,拎着送的骨头,晃晃悠悠的来到镇外。
坐上赶车老伯的牛车,一个多辰时后,牛车在村口处停下,叶蓁结过车钱,踩着积雪,往家走去。
“娘,我们回来啦!”叶家大门处,叶杏刚踏进大门,就迫不及待的喊道。
邢氏闻声从屋内走出,一眼就瞧见大儿子手上拎着的猪肉。
嗔怪的说道:“家里这还有肉呢,怎的又花这银钱?”
“娘,那不一样,今日买的肉,最适合炖排骨了!”叶蓁上前几步,挽住母亲的胳膊,笑嘻嘻的说道。
说完这话,她瞧见正屋方向,裂开了一丝缝隙的窗户,连忙拉着母亲的走往屋里走:“娘,外头冷,咱们进屋说。”
“路上冻了一个多时辰,你摸摸,我的手现在都是冷的呢!”
邢氏一听这话,也顾不得纠结肉的事儿了,连忙拉过小儿子的手,随着女儿走进屋子。
小屋里,叶蓁打开遮在缸口的粗布,往里瞅了几眼,轻皱了下眉,嘴上询问道:“娘,你今日浇了几回水?”
“三回,这次数是不是多了?”邢氏脸上露出丝紧张之色。
叶蓁笑了笑:“次数不多,就是一次浇的水稍微多了点,没事儿,等会儿把里面存着的水倒掉就行了!”
“哎,那就好。”邢氏松了口气。
目光扫过另外三个儿女略显兴奋的脸色,脸上露出一丝喜色:“豆芽一斤卖了多少钱?五文?”
这次总共发了一百二十斤的豆芽,在她的想法里,如果能一斤五文钱的卖出去,就已经是顶顶好的事儿了,
积少成多,一个月也能得三四两银子,真不算少了!
“嘿嘿,黄豆芽一斤八文,绿豆芽和黑豆芽一斤九文,这次一共挣到了一两银子呢!”
提起这个,叶蓁唇角上勾,笑的很是开心。
“哎呦,这这可真是好事儿呢,我瞧着这炕上还有位置,还能再摆个小点的缸子,至于现在的”
邢氏话说到这里,目光往缸子里瞅了几眼,一挥手说道:“这缸子里还有空位,下次咱们可以多发点儿!”
“嗯呢!”叶蓁笑着和哥哥对视一眼,母亲这精神头,可是完全上来了呢
叶蓁几人刚到家没多久,张村正就来到了叶家。
正屋里,此时叶家人全齐了,就连之前被分出去的叶蓁和叶铭,也在屋里。
炕上的叶方,视线扫过屋内众人,扭头冲坐在对面的张村正说道:“张老哥,家里人都在了,有啥事儿,你可以说了。”
“咳咳,是这样的,我准备”
张村正大概讲解了一下,他接下来准备做的事情,末了说道:“我已经说好了一位博才多学的先生,过不了多久,他就能来咱村里了。”
“你家的大郎和老四,到时如果想去读书,直接在村里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