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用心一也

  阎忠对吕布不屑一顾,但是陈诚还是对他很看重。不管怎么说,人家手上都还有四万多精锐兵马,而且这几年来一直在打仗,光经验值就吃了不少。在这个冷兵器的时代,一直打仗的精锐部队还是很有威胁的。
  “段煨向我们求援,希望我们援助他一批武器和粮草,但他又不让我们的人进入扶风。”陈诚问边上的贾诩,“文和你对西凉人应该都很熟悉,你说我们应该怎么做?是答应,还是不答应?”
  他有一种时空错位的感觉,现在段煨就像是明末的关宁军阀,就是不知道西凉和关中到底哪边是满清,哪边是明朝了。满清是怎么对付吴三桂来着?驱虎吞狼?只怕段煨这条瘦弱的老虎吞不掉吕布那匹狼。
  贾诩先是看了阎忠一眼,然后道:“关中的人力物力皆是西凉的数倍,段煨也未必是真的需要我们支援,只是想要一个态度罢了。主公给他一封诏书,安定其心便可。”
  “只是这样就可以了吗?”
  “另外还请屯兵于汉阳,一旦扶风有变,便应当迅速夺取陈仓。陈仓在手,后续大军才能顺利进入关中。”
  陈诚对贾诩的回答很满意,但还是先问了阎忠一句,“伯道以为如何?”
  阎忠道:“听说董卓被吕布打得有点快扛不住了,不如让徐荣将军带兵南下,给吕布一点压力。”
  “从上郡前往关中?那边道路崎岖,况且徐荣手上兵马不多,只怕没什么效果。”
  阎忠笑道:“固然不会有什么太大的收获,但也不会有什么损失。”
  陈诚思索了一会,正待表示同意,却见到边上贾诩嘴角含笑,不由得心中一动,问道:“文和以为可以这样做吗?”
  贾诩咳嗽了一声,道:“臣以为,与其劳而无功,不如趁着董卓大军都在关中的时候,攻取云中,窥视雁门。”
  阎忠心中有些不舒服,反驳道:“云中地广人稀,得之无益,反倒会帮了吕布。”
  陈诚若有所思,道:“要是吕布逼退了董卓会怎么办?”
  “自然是回师攻打段煨”
  阎忠说到这里,突然就停了下来,他表情复杂地看了看面带微笑的贾诩,心中生出一声叹息:真的是老了,这么简单的问题都看不到。
  陈诚似乎是没见到阎忠面上的表情的变化,笑着道:“无论段煨是会拼死抵抗,还是会降了吕布,咱们也都没有损失,还平白得了一个云中不是?”
  阎忠这时候又想到了一件事,道:“只怕这样一来,董卓不会与我们干休。云中的北面有鲜卑人,南面有董卓,东边还有乌桓人,打下来容易,却未必能守得住。”
  陈诚先不答话,而是看向贾诩。贾文和微微一笑,道:“若是在并州的崇山峻岭之间,我军或许会受到一些挫折,但是在平原上交战的话,以西凉骑兵之骁勇,羌胡轻骑之彪悍,还怕谁来?”
  阎忠不由得语塞,他知道贾诩的话中还是有破绽的。西凉骑兵和羌胡轻骑虽然很能打,但徐荣手里的本部兵马不过万余人,加上匈奴人也就两三万的样子,对付同等数量的敌人自然是无往而不利,但若是敌人的数量是两倍,三倍,甚至更多呢?
  不过他刚刚落了下风,现在就不想继续争辩了,而是交由陈诚来决断。
  陈诚思索了一会,道:“在东边还是要镇之以静。就算我们现在有了一点本钱,也不能随意四处开战,每次最好只对付一个敌人。现在西域虽然已经平定,但是我们接下来要对关中用兵,五原那边暂时采取守势即可。”
  贾诩面上依旧是笑容满面,让人见之如沐春风,“主公英明!”
  阎忠又有些不屑了,贾文和是聪明,但是为人处世太过圆滑,哪里比得上自己快意?
  他对陈诚道:“徐荣将军镇守五原已经三年了,苦劳是有,功劳却没有太多,要不要将他调回来?”
  陈诚盘算了一遍,摇头道:“伯道说的我也知道,但是没有人可以代替他啊!”
  阎忠笑道:“等赵云将军回来之后,让阎行去换徐荣怎么样?”
  阎行在牙兵已经做到了军司马的位置,又立下了许多战功,按说也应该再往上升一级了。从牙兵中外放,照例也是要加一级的,这样就能直接做到偏将军的位置。
  陈诚点点头,道:“等回来之后,先升他为上校,。然后任命他统领五原,上郡军务,加准将军衔。”
  “君侯已经准备将军制在凉州推广了?”
  “在牙兵中试行了一年多,现在也是时候推行开来了。”
  贾诩主管门下省,所有的军务和政务都要过手,自然是知道“军衔”制度的。他问道:“那各郡太守要不要加军衔?要是加军衔的话,又该定成什么级别的?”
  “太守加中将军衔,郡国兵将依次递减。”
  陈诚道:“行文吕方,让他在汉阳准好准备,一旦吕布回过头来攻打段煨,我们要能随时介入。要是吕布跟董卓分不出胜负,那我们就还是按照之前的计划来。”
  关中的乱战还在继续,吕布以血腥手段压服了大部分地区之后,又和董卓打了起来。吕布的政治手腕不怎么样,但是临阵决断的本事还是有的。跟吕布相比,董卓更能笼络人心,也更得将士死力,但是打仗的手艺实在是有点潮。
  双方在三辅拉锯,互有胜负,但胜利的天平还是渐渐地倒向了吕布这一方面。有着关中作为依靠,吕布军损失的兵马很快就能补充上来。兼且长安的武库中还有着许多的甲胄兵器,能够源源不断地供给大军,董卓方的武器在损坏之后,就只能够自行修补了。
  到了秋天的时候,关中东部的许多地方都已经打成了焦土。虽然是收获的季节,许多的村庄中却已经没有了人烟。不少的百姓携家带口,通过扶风逃向了凉州。汉阳太守吕方将之收拢起来,编户齐民,又从中挑选了精壮五千余人,驻扎在麦积山之下,一边训练,一边就近食用附近的麦子。
  对于百姓逃亡西凉的行为,已经夺取了整个扶风的段煨心中明白,这是在增强西凉军的实力。但是他也不能将百姓都拦截下来,因为扶风没有那么多的土地分配给逃难的百姓。为了应对东西两边的敌人,他手下的兵马一再膨胀,也没有那么多的粮食喂养这些逃难的百姓。
  这几年关中大战不止,主粮的产量在不断地减少,幸好有从西凉那边传来的土豆玉米等作物,使得百姓们虽然穷苦,却还能勉强将肚子给糊住。那些逃亡到各处山中的百姓,没有办法种植麦子和稻谷,却能在山间的贫瘠土地上种些红薯土豆啥的,除了不太方便之外,竟然过的比在山下的底层百姓还好一些。
  山中虽然有豺狼虎豹,却没有催捐逼税的官府。若不是山中很多东西都需要向外界购买,而且冬天实在是太冷了一些,只怕大家都要跑到山里面去了。
  天下都在乱战,也就蜀中,荆州,西凉这三处地方没有战火。就像是世界大战时候的美国一样,自然而然的就成了避风港。西凉因为过往的名声不大好,之增加了上万户的百姓,荆州和蜀中的人口增加得更多。
  有意思的是,这三处地方,都是由外人入主的。陈诚不是西凉人,刘焉不是益州人,刘表也不是荆州人,所以这三处都会面对着一些相同的问题——本土派和外来派的争斗。土客之争由来已久,往后几千年一样会产生很多的矛盾。
  帝都的百姓,比如说长安,开封,洛阳等作为京城的时候,天子脚下的百姓认为外面的都是乡巴佬。经济发达的地区也同样会有对贫穷地区的歧视,虽然科技在不断进步,社会制度也在不断地变化,但是人心却都是差不多。
  陈诚打压韩遂,诛杀宋建,然后拉拢凉州本地的豪强,这才在凉州站稳了脚跟。刘表是联合荆州的士人,清洗了当地的豪强宗族势力,然后联合黄祖等实力派,将荆襄九郡在名义上统一了起来。
  至于刘焉,手段更加高明。他在打压益州的豪强之余,又扶植起了五斗米教的张鲁,隔绝地方,杀害朝廷使者,关起门来做了益州的土皇帝。五斗米教由此盘踞汉中和东川,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少见的****的势力。
  张横在转封为武都太守之后,经过一年的修生养息,就开始了向外扩张。但是武都的边上大多是凉州的地盘,他不敢挑战陈诚的权威,于是将主意打到了隔壁的汉中头上。黑甲军频频侵扰汉中,和五斗米的教徒们很是打了几场硬仗,双方各有胜负。
  在正面的决战中,张横的黑甲军能靠着甲坚兵利占据一些优势,但是****的五斗米教总是能拉出更多的兵力,就算一时失利,马上又能重新恢复战斗力。黑甲军才刚刚恢复了一些元气,不敢和张鲁军硬拼,只能撤回了武都。
  汉中兵马动员起来,足有七八万,光靠着五千黑甲军根本就啃不动。为此,张横上书银川,给陈诚写信,说是汉中民风柔弱,可以讨伐。陈诚在接到奏章后,直接就批了两个字,“不许!”
  开玩笑呢,现在马上就要对关中用兵了,哪里还有余力去开辟第二战场?咱又不是二战时候的美利坚。汉中那个地形,要么就一举攻入到核心的平原地带去,要么就干脆不要用兵,在山峦间反复争夺那些山头隘口只能平白地消耗兵马和钱粮。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