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六章各种火锅安排起来

  事情的发展就跟赵小熙的设想一样,当把别针作为新品出售以后,全京城的姑娘婆子都沸腾了。
  但是在上新当天,赵小熙还在丰乐镇,跟自家相公一块儿带着两个崽儿正在丰乐村的后山上垦荒。她之前从网上购买了两百个别针,这会儿已经全部运送到了京城的超市里头。
  至于销售情况,赵小熙也不大在意。反正现在希望牌是多栖发展,少卖几个别针,也没啥影响。她乐颠颠地从大棚这头跑到大棚那头,看着里头绿油油的大白菜,她心里那叫一个美啊!还是大棚种蔬菜比较好,天灾啥的,对于大棚里头的绿植影响比较小。
  两个娃娃跟在菜农后头,一人怀里都抱着一颗大白菜。
  “听说又有地方闹饥荒了。”A婆子也不知道是从哪里听来的小道消息,一边扒拉着手边的杂草,一边细细碎碎地说着:“好些地方年成不好,收不着稻谷,听说连叶子都没得吃。”
  “哪里?”赵小熙心里一“咯噔”,冲着那人瞧了两眼:“我在京城的时候,倒是没听说过这档子事儿。”
  “京城里头的大官儿天天吃吃喝喝就成了,哪里会管老百姓的死活哩?好像是在凭陵郡,我也没去过,也不晓得到底是不是。还是咱们这里好,虽然今年年成的确不咋地,但是你捣鼓出了大棚蔬菜,又给了大家伙儿新的稻种,要不然咱们这里,也没这样好。”
  关键是睢阳郡的大部分人都在希望牌做工,兜里有几个银子,到哪儿买不到吃的喝的?一来二去的,就算是田里地里的收成再怎么不好,也都饿不死。
  听这婆子说话如此直接,赵小熙都为京城里头的那些大官儿红了脸。也是,他们官居高位,吃着朝廷的俸禄。这一天天的,啥事儿不敢,净是自娱自乐去了。
  京城里头夜夜笙歌,给人一种盛世太平的感觉,谁晓得还有些地方的百姓,连口饭都吃不上哩?大概也就跟赵小熙刚到这个时代的时候过得差不多。
  “这眼瞅着就要过冬了,没饭吃可咋整?”赵小熙皱着眉头,远远地同情了凭陵郡的那些穷苦百姓一把。
  凭陵郡在大夏朝的最北端,这个时候已经在下大雪了。他们没得吃没得喝,不就是在冰天雪地里头等死吗?如果这消息是真的,那可就太吓人了。
  “谁知道哩?那边的地方官一个个都肥的流油了。”B婆娘也压低了声音,连连摇头:“还是咱们这里好,不仅有赵小娘子护着咱,父母官也仁义。”
  下山的时候,赵小熙经过鱼塘,在边上晃荡了两圈。没想到阿牛他们竟然也在谈论凭陵郡的事儿,这应该是时下最热门的问题了。这个消息都传遍了小小的丰乐村,京城里头怎么半点风声都没有?
  见赵小熙他们来了,阿牛赶忙迎了上去。还是那副憨憨的样子,摸着圆滚滚的脑袋瓜儿:“赵小娘子,萧二爷,来看鱼啊?”
  “知道你把鱼养得好,有啥可看的?”赵小熙也乐呵呵的,凑到池塘边,扫了一眼。
  里面的鱼儿已经长得挺大了,游来游去,自由自在。他们要赶在冬天来之前,把里头的鱼儿捕捞起来,卖出去。
  “刚才听你说凭陵郡的事儿,是真的?”赵小熙鼓鼓嘴,抬起头来:“真闹饥荒了?”
  “赵小娘子还不晓得这事儿?”阿牛仿佛很意外似的,一脸震惊:“这事儿咱们睢阳郡都传疯了,我还以为赵小娘子你人在京城,铁定知道得更多哩!”
  不不不,越是在京城就越是一无所知。
  赵小熙心塞塞,叹口气:“大概是京城那边的消息被封锁了吧,压根儿没人提这茬子事儿。”
  “那凭陵郡的百姓,不就没人管了吗?”阿牛心思热忱,这会儿听到京城那边连半点风声也没有,顿时就急了:“京城里头的大官儿也不管?皇上不晓得不就没法帮着大家伙儿了吗?”
  “理儿是这个理儿,不过这种事儿,咱们平头老百姓,也做不了啥。”赵小熙总觉着要有什么大事儿发生,又跟阿牛他们说了一会儿闲话,这才匆匆忙忙回了镇子上。
  本来他们还准备再丰乐镇再多住几天的,但是既然他们已经听到了关于凭陵郡闹饥荒的传闻,就不能隔岸观火。
  赵小熙还跟两个崽儿商量了一番,知道他们俩在镇上玩得很高兴,也实在是不好意思在这个时候强制性把俩人给带回去。
  小孩子也是有人权的嘛!
  在听完赵小熙的解释以后,小煜跟小同显得格外懂事,乖乖巧巧地坐在一边的板凳上:“娘亲,那凭陵郡的人快要饿死了为什么没有人管呢?”
  “因为他们不负责任呀!”赵小熙伸出手,摸了摸小煜的小脑袋,叹口气:“要是个个都是好官儿的话,那这世上可怜人也就没那么多了。”
  “娘亲,那咱们赶紧去京城报官吧?小煜不想看人被饿死。”小包子眨巴眨巴眼睛,两眼红红,好似是要哭出来了。
  一边的小同也坐不住了,义愤填膺:“熙姑姑,为什么那些坏蛋能当官?当了官不是应该对老百姓好的吗?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先生说,一切都要以百姓为重,为什么他们不这样做?”
  奶奶的,敢情那群人的思想觉悟还没一个小娃娃高?赵小熙抱着两个崽儿软绵绵的身子:“他们都稀罕银子,觉着百姓不重要吧!”
  “娘亲,那咱们早点去京城吧!”
  “好!”一家子商量好,赵小熙就赶忙雇了一辆马车,第二天一早,就往京城去了。
  听村里人讨论的情况来看,凭陵郡的百姓现在已经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了。只是等赵小熙他们倒了京城,看到的还是一派太平景象。赵小熙光是看着,就觉着心里头一阵寒凉。
  得亏那些当官的没有半点反应,也不晓得他们怎么受得住内心谴责的。要是凭陵郡的那些百姓,因为他们的不作为就这么死了,难道不觉着煎熬?
  官官相护,这官场到底有多黑暗,也就不难猜出来了。
  几个人先回了侯府,赵小熙看着自个儿书桌上堆着的一沓子订单,头痛得很。一部分是从成衣订单,更多的竟然是九点的火锅预定餐单。
  粗估算了算,光是预约牛油汤底/火锅的就有七十份。本来酒楼还挺大,可是这天天满座,很多大官儿啦、巨贾啦,要做买卖的,饭局比较多,预约来预约去,这座位啥的,便也不够了。
  再看看预约时间,竟然都排到了年后。这是有多喜欢吃火锅啊?赵小熙算了算银子,光是定金就收了八百多两,她又对了一下账簿,成衣以及化妆品是甚至是首饰,都有大笔大笔的进账。
  果然,京城里面的富贵人士还是很多的,舍得这样大手大脚的花费。
  “这两天成衣铺那边的伙计也来过一回,说是有好些个姑娘还想预定丝绒礼服裙。”五儿端着茶果点心进了门,见赵小熙在看账簿,顺便又提了一句。
  丝绒裙?赵小熙眉头皱得更紧了:“成衣铺那头接了预定吗?”
  “没有。”五儿又笑,站在赵小熙跟前:“少夫人走之前不是吩咐过成衣铺那边,只要是稀缺面料的成衣预订单,不要随便接的吗?伙计们都记得你的吩咐,只是过来说了一声。”
  “五儿,京城里头有没有关于凭陵郡饥荒的传言?”
  “凭陵郡?”五儿明显没听说过这个名儿,歪着小脑袋,一脸疑惑:“没有啊,凭陵郡在哪儿?现在还有地方再闹饥荒嘛?”
  果然,五儿跟她一样。天真地以为大夏朝处处太平,哪怕各个地方没有京城那样繁华,但也总不至于有人饿肚子。殊不知这太平盛世是被那些冗官冗员粉饰出来的。
  “自然是有的。”赵小熙把订单分门别类整理好,支起身子站了起来:“现如今酒楼的生意都这么好了?光是预定火锅的,都预定到明年了。”
  “毕竟咱们的火锅锅底种类都有那么多,大家伙儿喜欢也是正常的呀!”五儿见赵小熙这样不高兴,满脑门的问号,这生意好,难道不应该欢欣雀跃吗?五儿心里头直打鼓,又想着,难道是自家少夫人在丰乐镇受了什么委屈?
  某女不再吱声,等萧璟瑞从宋光复的书房回来了,便跟他一块儿匆匆忙忙地去了一趟酒楼。
  酒楼里头人满为患,这还不是饭点呢,就有如此盛况。赵小熙都不敢想,这到了饭点,他们这酒楼还有闲杂人等落脚的地儿吗?
  俩人径自上头进了雅间:“凭陵郡的人连口饭都没得吃,可是京城里头的达官贵人,几乎都顿顿火锅。”
  “我已经跟爹提过了。”萧璟瑞握住了赵小熙的手,一脸宠溺地笑了笑:“娘子是个仁义人,见不得旁人吃苦受罪也是寻常。但是这事儿非同小可,咱们也是爱莫能助。爹已经派人去查了,一旦证实,立马禀告皇上。还有一桩麻烦事,跟娘子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