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老杨老王和老黄

  第26章老杨老王和老黄
  ……………………………………
  好吃不贵楼,三楼。
  这一次前来分蛋糕的只有四个人,除了刘汉少之外,还有杨彪、王允和黄琬。上一回分蛋糕的时候,王允、黄琬都没在京师,而这一次再喊上杨彪,是因为刘汉少觉得老杨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
  《大汉月刊》下属有一个印刷作坊,除了印制《大汉月刊》之外,也印制书籍,虽然平时工匠们加班加点,忙的不可开交,但受到规模限制,所印月刊书籍一直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而这一次的蛋糕分的就是这一块,先别管赚钱多少,能够掌握先进的造纸、油墨、印刷技术,对于大汉的世家们来说,绝对有无穷的吸引力。
  所谓关西出将,关东出相,而眼前这三位,杨彪老家华阴,王允老家太原,黄琬老家江夏,没一个是关东的。虽不敢说掌握这些先进技术便有可能改变整个大汉的政治格局,但是掌握这些技术一定能够使自己的家门立于显赫之位。
  所以,刘汉少相信,只要自己手里有胡萝卜,这三个老头不会不跟自己走的。
  “老杨、老王、老黄,哥刚才的话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咱们只有鼓励有钱人多花钱,才能使贫困者多赚钱,所以,从前的很多规矩,咱们都要慢慢的改。比如说不许无爵坐大马车啊,不许商贾穿丝绸啊,这些规矩都没什么意义嘛,反而还让人家有钱花不出去,怪着急的。”
  杨彪一口松鼠鱼还没咽下去,听了刘汉少的话,连忙灌口小酒,想要发言,结果却被王允抢了先。
  “陛下呀,您想要敛豪门之财,补养百姓,实乃一番为公天下,善意壮举。老臣不是不知道您的心意,可是礼法制度,乃稳定天下之根基,一旦毁坏,则下对上无仰,卑对尊无敬,礼仪混乱,法度缺失,将来必起大祸,危及社稷。”
  也不知道是喝了小酒的缘故,还是拿人家的手短,火爆老头王允居然一改往日脾性,苦口婆心地劝说起刘汉少来。
  刚才杨彪被抢了话头,心里不爽快,所以没等刘汉少忽悠,便自先怼了回去。
  “依老臣看,王总理所忧,过于慎重。陛下所说的改变规矩,也不是完全至礼法于不顾,无非是让豪门富户出门便利一些,穿着上好一些罢了。即便是许了他们乘驾四轮马车,穿着上好丝绸织物,谁又敢冒天下之大不韪,逾制而御,逾制而衣?”
  刘汉少一看有帮忙的,立刻也说道:“对对对,老杨说的对。就算让他们随便穿丝绸,可是也不能随便穿朝服、制服呀!谁敢冒充官吏、军将,那咱们朝廷肯定得收拾他!”
  黄琬只管点头,心里话说,我就看看,我不说话。可是他不想说话,刘汉少偏偏找他说话。
  “老黄啊,这一次把印刷厂交给你们家打理,是因为哥听说你们家有个叫黄承彦的,对于机关之术颇有研究,哥也是想看看他能不能改进印刷术,使咱们能够更方便、快捷的印刷书籍。”
  黄琬一愣神,赶忙说道:“回陛下,黄承彦乃是荆州名士,算起来该是老臣的族兄,只不过自曾祖香公之后,我黄氏一门又有南阳、沔阳、零陵诸多旁支。黄承彦乃是沔阳黄氏,又久居襄阳,所以老臣对这位族兄也是只知其名,却无缘拜会。”
  刘汉少满不在乎地说:“没见过面也不要紧,反正一笔写不出两个黄字,回头你邀他前来,你们老兄弟见见面,不就认识了嘛。”
  说到这里,刘汉少好像刚想起来似的,又突然说道:“对了,哥还听说你们老黄家有一个叫黄忠,黄汉生的,是个勇武之辈,正好这一次你邀黄承彦来京,便让他护送,如何?”
  黄琬惊讶地反问道:“陛下,您都是听谁说的呀?这个黄忠,老臣确实不知啊!”
  “不知道没关系,有名有姓的,回头你多问问,问问嘛!”
  “是是,老臣回去之后,便书信家中,命人询问。”
  …………
  你以为哥是真看中黄承彦了?就算是黄忠,也不是不可或缺。如果哥直截了当的说要找一个黄毛丫头,就怕你们害怕而已!
  据说诸葛亮的很多发明,其实都是他老婆帮忙完成的,而他老婆正是黄承彦家的闺女黄月英。刘汉少当然不是存心思给诸葛亮预定媳妇,只是想着,如果那个据说是真的,那么黄月英很可能也是一个小妖孽,搞不好还是一个发明天才咧。再由此想,黄月英爱发明,如果是受到家学因素的影响,搞不好黄承彦还真能带来以外惊喜。
  “老杨啊,哥觉得春耕之后,咱们还得再办一次商贸会。”
  “再开水泥厂吗?”
  “不止。还要卖时钟,卖马车,卖玻璃,卖衣服,卖鞋子,卖包包。反正是咱们洛阳有的新鲜事物,都可以向周边大力推广,发展二级代理商。另外,可以把咱们京师的办公生活模式也推广出去,各州府、郡府集中办公地,集中住宅区,便于工作,便于管理,也便于保护。集中办公容易搞,都有现成的府地,至于集中住宅区嘛,可以先向各地官员集资,然后再盖住宅楼,这样还能拉动水泥销量,为工人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
  杨彪有点懵圈地问:“陛下,何谓集资?”
  刘汉少脑门黑线,心里话说,你自己都让哥扒过皮了,还没觉悟么?
  “集资就是让官员们自己先掏钱,由州府、郡府统一规划、设计、兴建住宅楼,然后再分给官员们居住。”
  听完之后刘汉少的解释之后,老杨、老王、老黄果然集体脑门黑线,心里话说,陛下,您这是扒皮上瘾了啊。但是没人好意思出言反对,尤其是杨彪,这一次分到的是造纸术,吸引力可不是一点点卖水泥的红利所能够相比的。
  虽然自蔡伦改进造纸术之后,纸张的用途越来越广泛,再经过后来逐渐改良,当时尤以东莱左式造纸为佳,所造纸张厚薄均匀,质地细密,色泽鲜明。但是,它贵,而且产量少。
  早年在北邙山里的时候,刘汉少他们用的也都是左氏纸,后来有研究小组开始研究,按照刘汉少的话说,甭管是什么原料,哪怕就是一把荒草,只要把植物纤维提取出来,就能做成纸。而现在,制浆工艺越来越成熟,纸张的产量也随之增大,已经有研究小组开始研究滚动抄网,打算制造造纸机了。
  此外还有一说,假如袁家属于当时第一世家,那么杨家肯定就是第二世家,可问题是,当老二的感觉,总是怪怪的。所以,杨彪暗中也想争一争,再加把力,好能够与袁本初一较长短。能够掌握先进造纸术,使读书不再艰难、昂贵,杨家必然可以广收门生,将来未必没有机会超越袁家。
  所以,眼下别说要杨彪支持集资建楼了,就是刘汉少让他回去拆自己家的小别野,恐怕他也不会有丝毫犹豫。
  …………
  “老王啊,不管你信不信,咱们两个,五百年前,其实才是一家。”
  刘汉少一副感慨万千,追昔忆往的模样,瞅着不像开玩笑,但是这个话题转的太快,仨老头的脑袋瓤儿都有点拧巴。
  您一姓刘的,怎么跟姓王的是一家?莫非……王允是王莽的后人,跟老刘家沾亲带故?
  话说王允被调去御府做了总理大臣,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包括王允自己。对于这个结果,杨彪内心是欢喜的,因为王允太强势,没事总喜欢和陛下吵吵。要是因为这个,惹恼了陛下,逮着相府可劲收拾,不是跟着他倒霉么?
  现在相府的左右两相,黄琬根基不再洛阳,为人清正又脾气随和,荀彧年轻有为,肯下功夫干实事,所以杨彪对自己这两个帮手特别满意。但是,对于王允出任御府总理,心中却是既忐忑又费解。
  按说三府之中,御府才是和陛下最亲近的,不仅下辖燕云团与搜狐,甚至三司三署也全都在,可以理解成相府、军府就是干活的,而御府是专门监督干活的。
  但是,为什么偏偏是王允呢,难道陛下喜欢没事找人吵吵小架?
  别人都把王允当成了天子近臣,偏偏王允还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在哪儿。但是这一次开小会、分甜头,陛下并没有落下自己,还把制造油墨的厂子交给自己家打理,现在甚至还拍着肩膀说,和自己才是一家人。
  王允只是脾气火爆,并不是不知好歹,所以此刻大为感动,却依旧懵圈……陛下喝大了吧?要不,就是看上我闺女了?可是自己没闺女啊,总想收个义女来着……
  仨老头各有心思,却听刘汉少又说道:“老王啊,这一次太行百姓几十万,都要迁往并北。这是一件至关重要的大事,不仅考验各地各部的协调组织能力,更是关乎到朝廷的威信颜面!我们不能让百姓抛家舍业的跟我们走,结果却走上一条艰难的不归路,对不对?真要是那样的话,往后谁还敢相信咱们朝廷,谁还敢相信哥这个皇帝?”
  只听刘汉少又喊了一声:“老王啊……”
  王允急忙应道:“臣在!”
  “你去太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