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伏龙山下
循着隐隐溪水声,行至小路深处,一处破旧的农舍,坍塌了一半的泥墙上还留有院门,门上写着桐溪古寺。这里曾经是一处有名的唐朝大庙,经历上千年动乱岁月,终毁于**。据说是曾国藩创办湘军时曾造访此处,当时已属意桐溪伏龙山阳作为身后归葬之地,个中原由我们今日无法得知,只是听说曾老头也颇为精通风水。话说星城一带是楚国祖先生息过的地方,是楚王族的发祥地之一,这里有炎帝的坟茔,有虞舜的足迹,山水之好可见一般啊。
遗址旁有一株高大的银杏,两株百年以上的罗汉松,新垂的枝芽伸出细嫩的苞芽,茵茵待绽。树下有几个孩童在玩耍,小静本想悄悄地拍摄他们,不料还是被发现了,他们停下来诧异地打量我们。
上了树丛中一个小土坡,就到了被损坏的墓道上来。只看到立在墓道边的一个石翁仲,还有断了头的另一个翁仲睡在一个泥坑中,以及断头的石马,可以想象出当时的墓道应该很是**威武,气势恢弘。
墓庐墓冢看上去都是花岗石新修的,只是墓园两侧的两根石阙是一直立着的古物,穿越百年风雨,见证人世沧桑。石阙上分别刻有“曾太傅墓东阙”“曾太傅墓西阙”,字体浑厚朴拙,石阙上各蹲着一只兽,不知名,大嘴有耳,冷眼凡尘。我觉着有点孤傲冷峻,小静却说她觉着这个雕像憨厚可爱,还特地多拍了几张照片,人世间的事物往往是看的角度不同,观感便不尽相同。
墓碑中主碑及两块附碑听说也是原物,汉白玉的龙纹浮雕,虽然留有少许岁月的伤痕,仍然很是精美。主碑上题:皇清太傅大学士曾文正公一品侯夫人欧阳夫人之墓。
想起前两天看到一本写曾公的书是这么说的:曾国藩,中国最后一个圣人。评价如此之高。湖南虽处内陆,原本闭塞保守,却因出了个曾文正公,开了一代风气,人才鼎盛,思想开明。戊戌变法时,湖南巡抚陈宝箴(曾氏门生故吏,寅恪先生祖父)是方地大员中唯一公开支持维新者。时务学堂,由其子陈三立协同谭嗣同、黄遵宪、熊希龄、唐才常、皮锡瑞等精英合力开办的,旨在培养维新人材。学堂的中文总教习,就是年方24岁,风华正茂、才华横溢的一代天骄梁启超。清末民初,想起来也真是一个荡气回肠的时代。
旁边老人说,拜一拜保佑你们平安。整了整外衣,一起叩首而拜,满心崇敬。
我绕了杂草丛生墓冢一圈,登高远眺。作为一代名臣曾文正公的墓地,这里或许是破败荒凉了些,但我却很喜欢这里的安静、清幽、偏远和野趣。听说这里也要搞旅游规划了,这样安宁的日子,墓地不知还能沉浸多久。我们拜别返程时,又有三、五人沿古寺遗下的泥墙脚根爬了上来。
回来的路上静说兑现她的诺言请我吃饭。我说随便去一家土菜馆吧,她却要去吃虾。我说你请我吃饭你当然要去吃我想吃的东西,她说:“对啊,正因为是我出钱,所以要听我的,你没听说过客随主便啊?”我被她的强盗逻辑所折服:“看在你难得回来一次,就依你。正好,星城世界之窗正举办的“虾王争霸赛”,经市民代表和烹饪专家共同品评,“不怕辣”、“四娭毑”等品牌口味虾店掌门人分获“虾王”和“虾后”,我们去其中哪一家?。”
“要说星城的虾,我最喜欢吃的还是老梅园的。”
“那好吧,就去那。”大家也都同意去教育街的老梅园怀旧,毕竟那也是星城口味虾最老的发源地。
饭后我陪她来到在宾馆的房间,她还是记得追问我上次那个“因地制宜”的谜底解释,“大餐也请你吃了,该老实回答了吧。”
笑曰“昭君出塞”和你一样,不都是“YD制夷”?
她笑着扑了过来,“今天晚上我先制制你。”一整晚上都把我给制住了。
陪了她几天,又把她送走了,她还是回到了她的北美。我说你干嘛大老远的回来这么一趟,也没看见你做什么正事?
她说“我-愿-意”。
后来上网,我说也想出国看看,她有点故意的问,“怎么,熟悉的地方就没有风景线?”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